2007-10-29 22:29:24 落葉之楓

【藝文賞析】無糖新生活

 

無糖新生活
【聯合報╱逸名】
2007.10.29 03:14 am
 

無法繼續追求新的刺激,舊有的感官記憶與依附其間的情感更能夠長久留存。喝過的珍珠奶茶,吃過的提拉米蘇,都將成為舌尖上不可抹滅的香甜痕跡……

還記得那天,我躺在急診室的病床上,全身無力口乾舌燥。我微微張開久閉的雙眼,看見透明的液體自頭頂上鼓脹的點滴袋,經過細長的導管滑入我手背上的缺口。等待檢驗結果的那段時間,爸媽站在一旁,掩不住的焦慮與疲憊。

醫生來到床邊,鎮定且明確地宣布驗血結果。也是從那刻起,我成了第一型糖尿病患,必須每天施打胰島素,終生無法間斷。爸媽不斷地詢問醫生相關問題,醫師也誠懇地回覆,而我不知道是衰弱到無法做出反應還是怎樣,只彷彿覺得心頭被鈍物撞了一下,有些恍然的暈眩。這就是我此後的身分了嗎?糖尿病,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會與這三字有任何連結,卻在青春正盛之時得到這樣的審判。醫生大略解釋糖尿病的引發原因、預後情形和應該注意的事項,聽著聽著卻像是隔一層膜似的與自己不相干。媽問我有什麼感覺嗎,我只輕輕搖了搖頭,沒什麼感覺呢,就已經發生了……事後想起,是些許不甘,悵然若失,以及無可避免的哀傷吧。

其實糖尿病雖然無法治癒,卻也不是絕症。只要經常運動、控制飲食,再加上藥物的輔助,就能將血糖維持在穩定的狀態,而與正常人無異。一天四次的胰島素注射雖然麻煩,但對我不造成困擾。較令人感傷的是,我的這一生,就從此與味覺的滿足絕緣了。而我曾是多麼愛吃的人。

衛教師諄諄告誡,如果血糖沒有控制好,是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的。但藥物只有輔助功能,最根本的還是飲食控制———每餐有固定的攝食量,豆類多少脂類多少,水果每天不能超過兩個拳頭……

住院那幾天,為了要算出合適的胰島素劑量,我只能吃醫院為我準備的定時定量的飲食。正餐的飯量菜量只有從前的二分之一,吃來完全沒有飽足感,剛開始不免有些哀怨。但想起從前在學校吃自助餐,總是縱情挾菜,層層疊疊鋪滿了餐盤,而緊湊的午休時間又逼得我必須迅速解決午餐,於是各式各樣的菜肴尚來不及掙扎,就被我吞進了肚腹,只剩下殘存的淺薄味道以及飽脹感。而現在,既然不能吃多,總可以吃很久作為彌補吧,反正暑假住在醫院左右無事,便開啟了我的「慢食」初體驗。

打開午餐飯盒,四分之三碗的白飯、一碟燙青菜、兩三塊豆腐,清清淡淡幾乎看不到油滴。挾起一口白飯,輕輕地咀嚼,一下兩下三下直到十幾下,竟然就有甘醇的香氣自齒頰間透出,純粹的米香是我不曾體驗的。無調味的燙青菜每餐必備,有時是高麗菜,有時是空心菜、小白菜。從前我把青菜都當成一類,咬碎了直接吞,自然分不出之間究竟有何差別。那幾天,我試著去分辨不同菜類的個性,才發覺光是青菜的世界,竟然也是如此紛呈多樣。高麗菜軟糯中帶有清爽,空心菜咬下去會有酥脆的口感,而小白菜的葉子與葉柄竟是全然不同的滋味。少了調味料,各種青菜都以本來面目示人,我也試著感覺他們獨具的自然真味。因為糖尿病的機緣,我跟上了最新的「慢活」潮流。想起從前總囫圇吞食,似乎是對不起那些犧牲奉獻的生靈呢。減量的正餐雖然讓我時時處於飢餓狀態,但食物也因此特別的香甜。總有一天,我會習慣「餓」的感受,比起一般人,只能享有更多吃食的喜悅與味蕾的感動吧。

除了餐量的限制之外,還有一項最不可逾越也最讓我感到痛苦的紀律,就是:一切含糖飲料含糖點心,全部禁食。

剛住進醫院不久時,我和爸媽去醫院的地下美食街散步。走過一家又一家的店面,濃郁的香氣不斷地喚起舌尖甜美的記憶,看著人們享受著我曾經擁有的味覺經驗,而我只能壓抑著胃中的飢渴,裝作無事一般地走過,不免又自傷自憐了起來。蛋撻、黑糖剉冰、西瓜汁、紅豆湯、烤布丁、草莓冰淇淋……曾經嗜食如命的生活必需,成了毒品似地要戒之慎之。經過咖啡廳堆滿甜點的透明櫥窗時,我不禁在心中默默地悼念那個已死的,可以吃甜食的自己。

幾天的煎熬過後,我漸漸就有了不同的想法———人之所以愛吃甜食,只因為糖類分子會與味蕾細胞結合,觸發神經衝動並在腦部引發幸福的感覺,是故甜食能滿足的,也僅止於口腔的慾望罷了,是非常原始且生物本能的機制。得了糖尿病後,我必須克制想吃甜食的衝動,換個角度,不也是種修行嗎?就如同持戒般地磨練自己的心志。況且人總是難以滿足於已經得到的,而世上的甜點,又哪有吃盡之時,故許多人就在口慾的漩渦中浮沉。這可能也是我原本的命運,但現在,我卻可以脫離生物本性的束縛,糖尿病不也成為自我提升的助緣嗎?

而記憶像酒,愈陳愈香。無法繼續追求新的刺激,舊有的感官記憶與依附其間的情感更能夠長久留存。喝過的珍珠奶茶,吃過的提拉米蘇,都將成為舌尖上不可抹滅的香甜痕跡。我不需要對未來喪失的抱憾,反而該對從前得到的感恩———我曾經品嘗過生命的美好,而那些將不會被過厚過重的未來掩蓋。我也該慶幸自己仍然能以嗅覺與視覺來體會美食的另一面相,感受水果馥麗的芬芳,欣賞糕點繽紛的色澤,而這一切都遠較從前更令我讚嘆感動。

因為糖尿病,我得以真正去品味生活中的細緻紋理,而那是我可能一輩子無知無感錯過的。想到這裡,心中的遺憾感傷逐漸褪去。無糖新生活就要在未來展開了,而我為此興起無比美好的想像與期待。

【2007/10/29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