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實例:
現存的唐代佛塔
· 樓閣式塔
木結構樓閣式塔是唐代塔的主流,但唐代磚造的佛塔逐漸增多,逐漸取代了木塔,木塔容易毀壞,所以現存的兩座唐代樓閣式塔都是磚砌仿木結構的。一座是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建於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一座是西安興教寺玄奘塔,建於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兩座塔的整體形象皆簡潔、穩定而敦實,塔身沒有複雜的裝飾花樣,是質樸剛健的唐代建築風格。
雄偉莊嚴 ─ 西安大雁塔
中國保存較好的唐代古塔中,有兩座以大小分別,且都以「雁塔」為名的,它們就是西安「大小雁塔」。「大雁塔」是唐高宗在位時修建的,是唐玄奘自印度(天竺)取經回來後,仿印度雁塔樣式修築的,作為藏經之處;而四十多年後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的一座較小的塔,被稱為「小雁塔」。
大雁塔緣起唐三藏
大雁塔位於西安南郊,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大慈恩寺」內,全稱「慈恩寺大雁塔」。「大慈恩寺」建於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皇太子李治(以後的唐高宗)為追思母親文德皇后所建,一直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建築。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唐三藏)於貞觀十九年回國,「大慈恩寺」建成後,唐王朝特令在寺內修建了「翻經院」,請玄奘法師擔任大慈恩寺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翻譯了很多以前沒有傳入漢地的經書,同時修正了以前經書中翻譯錯誤的地方,佛法得到空前的弘揚。
大雁塔晚於大慈恩寺14年建造。玄奘法師為了保存從印度取回的佛經與佛像,於公元652年向朝廷上表,提出請求在大慈恩寺建一座塔。
「大雁塔」外形的變遷
玄奘法師親自設計並督造的大雁塔初建時,塔的主體為五層建築,塔立面呈三角狀,表面是磚,裡面是土。此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塔基成方形,邊長120尺,約現在的42米左右,塔身加塔剎相輪、露盤通高180尺。經歷五十多年後,受風雨嚴重浸蝕,磚縫裂開損毀。武則天與王公們將之改建為七層的樓閣式的中國式佛塔。唐大歷年間再改為十層,據《題慈恩寺塔》中所描述的:「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若干年後,又因兵火之燹,最上面的三層毀壞。於是後人在七層處收頂攢尖,在塔體外又包砌了一層磚,就是今所見大雁塔的形狀。
現在人們所看到的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建築」,塔為七層,底層邊長25米,地面至塔頂64米。用磚結構模仿木結構的斗拱風格。形狀和結構是西域式的。磚牆上顯出「稜柱」,明顯的分出牆壁開間。塔身為青磚砌成,塔的各層壁面做柱枋、欄額等仿木結構,則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築藝術形式。塔身中空,有木梯盤旋而上。每層為方形塔室,四面各有磚券門洞,憑欄遠眺,長安風光盡收眼底。塔身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渾然一體,造型簡潔莊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凸現出了大唐的盛世風範。
「雁塔」之名的由來
大雁塔之名由何而來?其實它源自佛教「 瘥雁建塔」的傳說。玄奘大師在他所撰寫的《大唐西域記》卷九中詳細記載了這個典故。
據說在古印度因陀羅勢羅訶山(帝釋窟)的東峰有座寺院,裡面的僧人信奉的是小乘佛教,是允許吃肉的。有一天,一位比丘在散步時看到一群雁從天上飛過,便開玩笑說:「如今肉食不夠,菩薩應該知道啊!」話剛說完,一隻大雁忽然飛回來撞地自殺,似乎是要殉身以獻;比丘將此情景告訴了其他比丘,大家相當悲傷,悟到這是如來命此雁垂誡,於是改奉大乘,從此戒肉。並建窣堵波,即墳墓,也就是塔的原型,將大雁埋在其下,以彰顯如來的教化之德;從此以後雁塔就成為對佛塔的泛稱。在慈恩寺塔建成後,一般便俗稱它為「雁塔」;後來薦福寺的塔也被叫做雁塔,為了區別,就把慈恩寺塔叫做「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做「小雁塔」。
「雁塔題名」的典故
西安的雁塔引出歷史上許多故舊往事,其中「雁塔題名」可謂唐代的一大盛事。由唐中宗神龍年間(705-707)開始,進士科放榜後,同年們先在大慈恩寺附近的曲江舉行宴會,即「曲江宴」;而後到寺中將新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和及第的時間用墨筆題在牆壁上,這是文人們最光榮的時刻,稱為「雁塔題名」。這些人中若有人日後做到了卿相,還要將姓名改為硃筆書寫。在雁塔題名的人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歲一舉中第,按捺不住喜悅的 心情,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又如另一位新科進十劉滄寫道:「紫毫粉壁題仙籍」,簡直以為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了。但可惜的是,這些題名現在都已經看不到了。其原因,據說是唐武宗時的宰相李德裕不是進士出身,故深忌進士,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飲,並讓人將新科進士的題名也全數除去了。
明清時,「雁塔題名」之風氣又見興盛。當時的題名,文舉在大雁塔,武舉在小雁塔,約定俗成,歷時多年不衰。現今,明清時題名的刻石保存不少,尤以史料價值見長,有以書法傑作為人稱道的,洋洋大觀。
釋迦牟尼足跡石
大雁塔五層上,現陳列著一通釋迦如來足跡碑,該碑是依據玄奘法師晚年於銅川玉華寺請石匠李天詔所刻制的佛足造像複製而成。上有諸多佛教圖案,內涵十分豐實,素有「見足如見佛,拜足如拜佛」之說法。
當年玄奘法師西行佛國印度求法時,分別在屈支國、烏仗那國和摩揭陀國等處,先後觀禮過幾處佛足造像遺跡。《法師傳》中記載在摩揭陀國,「一精舍中有如來所履石,石上有佛雙跡,長一尺八寸,廣六寸,兩足下有千輻輪相,十指端有萬字華紋及瓶魚等,皎然明著。是如來將入涅脖發吠捨厘至此,於河南岸大方石上立,顧謂阿難:此是吾最後望金剛座及王捨城所留之跡也」。佛寂滅後,在其站立的石上就留下了足跡。
傳說釋迦牟尼寂滅後,佛教徒們爭先前往禮拜其留下的足跡石。其它邪教非常忌恨,為了消除佛的影響,他們前去用斧子、鑿子把足印石破壞掉。可是第二天,足印石又恢復原樣。邪教徒又去把佛足跡石搬到河裡,可第二天,足跡石又神奇般地回到原處,自此以後佛教影響更大。據《觀佛三昧海經》載,如果人們畫佛腳印跡,會給人們帶來喜悅和福氣,可以消除劫難等等。據有關資料,佛足雕造約始於公元前二世紀,在佛教早期藝術中,佛足印的雕刻繪製作為獨立題材和表現形式出現。
玄奘法師將其圖案攜帶回國,進呈給唐太宗,遂奉旨按圖刻石供奉。佛足遺跡在山西五台山、陝西宜君玉華宮、耀縣文化館、西安臥龍寺都有遺存。當前陳列於大雁塔上的佛足跡石,其史料依據完全來源於玄奘法師的傳記著作及所刻制供奉的實物資料,其圖案較國內其它幾處的佛足印造型更原始、更生動、更珍貴,佛足五趾微張,方頤圓滿,具有典型的異國風格。只可惜因歷史遠久,原刻佛足印石已殘缺不全,漫漶不清,難識廬山真面目,終成憾事。
關於佛足的具體資料,佛經中描寫:「如來手足,諸指廣大圓滿,並皆柔軟,足下平滿,不容一毛」,等等。在如來足跡上分佈有體現奮不顧身寶佛相的圖案:大趾刻有蓮花紋,其餘四趾刻「躥」字紋,每趾第二趾骨部位刻眼狀紋,大趾下刻三鈷,二趾下刻雙魚,四趾下刻寶瓶,五趾下刻寶螺,足掌心刻千輻輪紋,千輻輪上方刻月牙紋,下方刻象牙紋,輪下刻三株並蒂蓮及小千輻輪組成的「梵王頂」相圖案。佛足掌心的大千輻輪之輻數為50條,外圍輪柄為30個,象徵法輪常轉。整個佛足豐腴圓滿,構圖豐富,含義深刻,其尺寸碩大,非常人所能及,佛足長一尺八寸,寬約七寸,折合為長50厘米,寬20厘米,與玄奘所記載的摩揭國佛足印長寬相似。
成為歷史珍品的雁塔石刻
除題名刻石之外,兩座雁塔還保存了許多碑刻,尤以大雁塔的石碑最為著名。唐末以後,寺院屢遭兵災,殿宇焚燬,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大雁塔底層南門兩側的磚龕內,鑲嵌著唐初著名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書寫的兩塊石碑。一塊是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另一塊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都是為玄奘所譯佛經寫的。石碑側雕刻有蔓草花紋,圖案優美生動。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
唐代畫家吳道子、王維等曾經為慈恩寺創作過許多壁畫,可惜早已湮沒。但在大雁塔底層四面的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有佛像、建築、圖案等。尤以西石門楣上的佛殿圖,線刻工藝精湛,尤為珍貴,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在中國古建史上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雁塔塔身高大堅固,造型簡潔莊嚴,樸實大方,氣勢雄偉,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的傑作。
· 密簷式塔
密簷式塔是另一大塔的類型,現存的唐代密簷式塔有西安小雁塔、河南法王寺塔、大理千尋塔和蛇骨塔。
西安小雁塔
西安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西安城南一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的標誌建築物,因為規模小於大雁塔,並且修建時間偏晚一些,故而稱作小雁塔。正式叫法應為「薦福寺佛塔」。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則天以睿宗的名義,為去世百日的唐高宗建「大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稱大薦福寺。
小雁塔是典型的「密簷式磚構建築」,原為十五層,現余十三層,塔高高43.38米。其平面呈正方形,底邊各長11.56米,每層迭澀出簷,南北兩面各開一門。底層南北各有券門,上部各層南北有券窗。門框上佈滿精美的唐代線刻,尤其門媚上的天人供養圖像,藝術價值很高。塔身從下面而上,每一層都依次收縮,愈上則愈細,塔形秀麗。塔內中空,可由磚木結構的樓梯登臨。
高僧上表修小雁塔
小雁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09)。如同唐初玄奘為了保存從印度帶來的佛經而上表請求唐朝皇帝出資修建位於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一樣,小雁塔也是一位高僧為了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而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的。這位僧人就是義淨法師,他也曾遊學印度多年,不過,他由海路自廣州離開中國,少了當年玄奘西行遇到的幾多風險。公元671年,義淨隻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國,先到印尼蘇門答臘,後轉抵印度,也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留學11年,又遊學印度各地,經歷3O余國,於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回到祖國,帶回梵文經典4O0餘部。義淨回到長安後,在薦福寺主持佛經譯場,共譯經56部,230卷,是玄奘之後在佛經翻譯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還將途經海道諸國和所聞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況,撰成《南海寄歸內法傳》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史籍《長安志》卷七中明確記載小雁塔是「景龍中宮人率錢所立」。「景龍」是唐中宗年號。薦福寺本是唐中宗李顯的在藩舊宅,二次登帝位後,又重新令工部將寺大修了一番。皇帝李顯生性懦弱,凡事要問皇后的主意。皇后得知義淨法師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薦福寺塔」之後,令後宮嬪妃及宮娥、綵女都捐錢來修建塔,宮人們無不慷慨解囊,捐的錢建成了塔後還有剩餘。
小雁塔「神合」
小雁塔還有一段「神合」的神奇歷史!公元1487年,陝西發生了六級大地震,將小雁塔中間部分,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隙。而時隔34年,1521年的一次大地震中,此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將此現象稱為「神合」。1555年9月,一位小京官名叫王鶴,在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聽聞了親自目睹這「神合」的「堪廣和尚」講這一奇事後,驚異萬分,便將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的北門楣上。刻石上記敘:「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後來,修復小雁塔時,才發現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來,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特性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半圓球體,夯土層深而廣,如同一個實心鍋,受地震時,壓力能平均分散,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上世紀60年代,文物工作者對其周邊進行過勘探,發現小雁塔塔基四周直徑60米左右的地下,由外至塔基中心處的夯土層逐漸加深,中心部位是數層青石,上面用磚砌出塔基,同時地面壘了三米高的台基,其正上方才是塔身。
雖然小雁塔在一千三百年內歷經七十餘次地震,史載大地震曾使其三次開裂又三次復合,尤其是1556年的一次地震將其由56米的完整高度震為43米的現存高度。但是至今其塔身不傾斜,巍然屹立,不能不令人歎服中國古代先民能工巧匠們高超的建築技藝!
遠看大雁塔和小雁塔,兩座塔一大一小,很相像。大雁塔在挺拔中顯得更有雄偉英姿,而小雁塔卻在挺拔中露出幾分秀美的風采。皆是唐代精美的建築藝術。
大理千尋塔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於大理古城北約一公里處,有三座古塔矗立在美麗的點蒼山應樂峰之下、洱海之濱。三塔鼎峙,雄渾壯麗,是舉世聞名的大理崇聖寺三塔。
「大理三塔」原與南詔大理國時的一座規模宏大的「崇聖寺」毗鄰,故又稱「崇聖三塔」。由於戰火和天災的摧殘,「崇聖寺」千餘年來歷經滄桑,只留下一處殘瓦遺址。寺廟已毀,但三塔猶存。
中國的古塔很多,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排列的卻極少。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據《南詔野史》、《自古通記》等史籍記載,「千尋塔」建於唐代南詔國時期豐佑、保和時代(公元824~859年)。而和主塔鼎立的南北兩塔,則建於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60年)。南詔國中期崇佛之風興起,到勸豐右時已達極盛,佛寺遍於雲南內,有小寺3千,大寺8百。經南詔之後的大理國,佛教較南詔更為發展。因此,大理國就有「佛國」、「妙香國」之稱。
相傳在建「千尋塔」時,以土屯法代替腳手架,在建塔的四周堆上泥土形成坡道,可供建塔者上下。當塔建成後,再將屯土運走,使塔體從土中展露而出。因此,民間據傳,在建塔時的土坡,曾延伸到距離塔體南北兩側數里之遠,所以至今留下了「七里橋」和「五里橋」兩個地名。由此足見當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艱鉅。「勝地標三塔,浮圖秘鬼工。」此詩是對於此塔建築的先人技藝的驚歎讚譽。
「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十六層密簷式塔」建築,是中國偶數層古塔中,層數最多的一座。
古塔建立在高大的台階之上,塔的基座呈方形,分為二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台基四周設有石欄,欄的四角有望柱,柱頭有雕刻的石獅像。上層為磚砌結構,座高2.07米。塔東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鑲有大理石鐫刻,黔國公沐英後裔沐世階所題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每字高1.7米,字體雄渾蒼勁,氣勢磅礡、莊重雄奇。
塔基兩面設塔門,塔身建築為內壁垂直,上下貫通的「環築厚壁式」結構。內部有木質樓梯,延梯可登塔頂。每層正面塔身的東、西兩面正中各有佛龕,置有白色大理石雕佛像一尊,龕的兩側設有亭閣式小龕各一座;南、北兩面,中央開立窗洞,可直通塔心。第三層則南北為佛龕,東西為窗洞。也就是每級四面有龕,另兩龕則為窗洞,往上各塔層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逐漸收縮。
塔身的第一層,高13.45米,是整個塔身中最高的一層。塔牆厚度有3.3米。第二至十五層結構上基本相同,且大小相近,第十六層則為塔頂。以第二層結構為例,高約兩米,寬約十米,上部砌出「疊澀簷」,共有十七層磚,在每層依次挑出0.05~0.07米不等。
塔頂高度為8米,大約是塔身的七分之一。頂端是一座銅鑄的葫蘆形寶瓶;寶瓶下為八角形寶蓋,四角飛簷展翅;其下為鋼骨結構、以貼銅為皮的相輪;最下面為覆缽,外層加上蓮花形的座托。
與千尋塔等距約70米之處,有分立在兩側的南、北兩小塔,兩小塔之間相互距離為97米。塔為「八角形十級密簷式磚塔」建築,基座亦為八角形。外觀基本上和千尋塔相似,各高42.19米,塔身有花瓶、佛像、蓮花等浮雕,塔身裝飾層層各異。一至八層為空心直壁結構,內撐十字形支架。兩塔頂處有三個相互銜接的銅製葫蘆與傘狀銅鈴。
據記載,明代正德乙亥(公元1515年)年五月六日發生地震,千尋塔「折裂如破竹」,然而,十天後又自動彌合,塔體安然無恙。塔有神奇抗震能力就此傳開。由此可看出此塔高超的建築技術。
根據李元陽《萬曆雲南通志》中記載,崇聖寺三塔塔頂四個角,原都立有銅質的「大鵬金翅鳥」造型鑄金為頂,傳說,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以此鎮之。1925年,大理一帶發生強烈地震,房舍傾毀嚴重,城內房屋99%倒塌,唯有大理三塔巍然不動,僅僅塔頂的寶剎銅器震落而已,被聞訊而來的群眾哄搶一空,利用銅片來鍛製成避邪戒指,暢銷滇西各地。從此,金翅鳥也就沒了下落。
1978年對三塔進行大規模整修。於千尋塔的塔頂和塔基中,發現了南詔、大理國時期的佛像等兩批文物共六百八十餘件。其中包括《大陀羅尼經》與《金剛般若經》圖卷等珍貴文物。其中一件精緻的鎏金鑲珠銀質「迦樓羅」(「天龍八部」之一),經考證就是所謂的「大鵬金翅鳥」。此外,還有刻字銅片、各式銅鏡、佛經、經卷、捨利壺、金塔模,以及有金、銀、鎏金銅、銅、鐵、瓷、木、水晶、玉石等材料雕刻的佛像,和各種藥材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豐富、最具有重要價值的一批,為研究當時期的歷史、宗教、古代生活、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大理三塔是一群塔,雖風格各異,但三塔渾然成一體,有鼎足之勢。造型和諧,相互輝映,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且將秀美的蒼洱風光點綴得更加壯麗。
亭式塔
敦煌壁畫中許多單層木塔都是亭式塔,全塔小巧華麗,造型溫潤含蓄。
現存的山東長清靈巖寺惠崇塔、河南登封會善寺淨藏塔、山西省運城市大渠寺北曲村泛舟禪師塔和山西平順海慧院明惠大師塔結構都比較簡單,唯山東神通寺龍虎塔全身浮雕金剛、羅漢、飛天、菩薩、龍虎,是明顯的唐代風格。
精巧玲瓏的唐塔-神通寺龍虎塔
龍虎塔
山東泰山北麓柳埠鎮東北昆瑞山谷中,有多處古代建築或遺址,谷東為青龍山,西為白虎山,北為通天峪,南臨錦陽川支流。青龍山上,自南而北有四門塔、小宋塔、龍虎塔、小龍虎塔。白虎山西崖為千佛崖石窟造像,前有墓塔林。通天峪有神通寺遺址。其中龍虎塔雖然修建年代無法考據,但從建築風格看,龍虎塔的塔基、塔身建於盛唐,塔頂則應為北宋補建。
龍虎塔因塔門上雕有龍、虎而得名,也稱小唐塔,單層亭閣式塔,高10.8米(一說12.47米),立面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基座特別高大,為三層須彌座,雕刻著覆蓮,送神,獅子等圖案。塔身面寬4米(一說4.23米),由四塊長方形石板築成;每面正中辟火焰形券門,門兩側及壁面上密飾佛像、菩薩、羅漢、金剛力士、飛天伎樂及龍、虎神獸等高浮雕,技法生動有力,精美流暢。塔室內有方形塔心柱,每面雕佛像一尊。
塔基與塔身整體造型富麗堂皇,氣勢非凡,可說是一座大型雕塑藝術品,有明顯唐代風格。雖經千年風霜,所雕刻人物和禽獸,仍栩栩如生,神采飛揚。
龍虎塔上半部疊出兩重塔簷,以仿木構之鬥拱起支撐作用,並與其上之山華蕉葉形剎座交錯成四十五度角;座上四角傘蓋又旋轉四十五度,與塔簷平行,最上為五重相輪和寶珠剎頂;形制頗為特殊,與唐風迥異,應屬宋代補建,亦有學者表示當為金代佳作。
龍虎塔以它精巧玲瓏的建築形式與精湛的石刻藝術,與四門塔的古樸風貌遙相輝映,給人以不同的藝術享受。
現存的唐代寺觀
我國僅存的四座唐代木建築都是宗教建築,而且都在山西,規模較大的是兩座佛教寺院,五台山的南禪寺和佛光寺,其餘兩座屬於道教,平順縣的天台庵和芮城縣的廣仁王廟。
五台山佛光寺 -- 東大殿
五台山佛光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位於台南豆村東北約五公里的佛光山腰,為唐代五台大剎之一。在敦煌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圖上,清晰地描繪著佛光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建築史學家梁思成偶然看到一本名為《敦煌石窟圖錄》的圖片冊,他看到了61窟中的這張五台山圖。正是憑藉這張圖,梁思成一行四人才於1937年發現了人跡罕至,煙火冷落的佛光寺。也正因為它的位置偏遠,佛光寺才得以避免後世重建,和幾次滅佛毀寺的命運,從而使這個唐代木購建築得以原樣保存下來,讓後人能在一千多年以後還能親身領略大唐風。
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唯一年代可考,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結構廟殿。梁思成在描述佛光寺東大殿時寫道:「殿平面廣七間,深四間。其柱之分配為內外兩周。外柱上施雙杪雙下昂斗拱。 第二杪後尾即為內外柱間之明乳樑,為月梁形,其雙層昂尾壓於草乳樑之下。內柱之上施四杪斗拱,以承內槽之四椽明樑,樑亦為月梁。補間舖作,每間一朵,至為 簡單。各明樑之上施方格平暗。平暗之上另施草樑以承屋頂。平梁之上,以叉手相抵作人字形,以承屋脊,而不用後世通用之侏儒柱。」文中多次提到的樑就是梁,明清稱為梁,唐宋稱為樑。
大殿建在低矮的磚台基上,平面柱網由內外二圈柱組成,這種形式在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金廂斗底槽」。內外柱高相等,但柱徑略有差別。柱身都是圓形直柱,僅 上端略有卷殺。柱有側腳及升起。闌額上無普拍枋。 大殿屋面坡度較平緩,舉高約1/4.77。正脊及簷口都有升起曲線。沒有藻井,只有相關盛塵的天花板。
五台山佛光寺 |
佛光寺大殿剖面圖 |
佛光寺大殿架構圖 |
佛光寺大殿內部 |
柱高與開間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約為柱高的1/2。粗壯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遠的出簷,都給人以雄健,騰空而躍的感覺。中國古代建築等級嚴格,王公貴族以及官員的府邸和一般民居差別甚嚴,佛寺也同樣有級差。佛光寺是正式寺宇,不是村中的佛堂,所以它的正殿可與宮殿一個等級,使用殿堂型構架,造廡殿頂。
除大殿本身全為精確木構外,殿內尚有唐代佛菩薩塑像幾十尊,梁下有唐代題名墨跡,拱眼壁上還留有唐代神仙壁畫。東大殿為一代輝煌朝代僅存的幾個建築之一,卻也表現出唐朝建築雄偉恢宏的風格。
南禪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西南的李家莊,離五台縣城二十餘公里。寺院坐北朝南,東西寬五十一點三米,南北長六十米。寺內分為東、西兩院,有殿宇六座。山門內的四合院中,除了大殿建於唐代以外,東、西配殿都建於後世,即建於明代的龍王廟和建於清代的觀音殿、菩薩殿。東跨院全為僧房,也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南禪寺大殿又名大佛殿。從大殿平梁下的墨跡題記得知,此殿重建於唐德宗李適建中三年,即公元782年。這是我國現存建築年代最早的木結構建築。唐代的南禪寺是一個村中佛堂,唐代會昌年間推崇道教,滅佛教時所拆毀的四萬餘所佛堂大多屬於此類,而南禪寺因為地處偏遠而倖存。
中國古代建築等級嚴格,王公貴族以及官員的府邸和一般民居差別甚嚴,佛寺也同樣有級差。同在五台山地區的唐代寺廟佛光寺是正式寺宇,所以它的正殿可與宮殿一個等級,使用殿堂型構架,造廡殿頂。而南禪寺是非正式的村中佛堂,故至多與貴邸的廳堂近似,使用廳堂型構架,使用低一個等級的歇山屋頂。而且面闊間數也比佛光寺大殿少四間。
南禪寺大殿是一座面闊、進深都是三間的小殿,面寬十一點六二米,進深九點九米,平面略近方形。單簷灰瓦歇山頂。全殿由台基、屋架、屋頂三部分組成,共用柱12根。殿內沒有天花板,也沒有柱子,梁架製作極為簡練,牆身不負載重量,只起隔擋的作用。屋頂重量主要是通過梁架由簷牆上的柱子支撐。簷牆起間隔內外和防禦風雨侵襲的作用。四周各 柱,柱頭微向內傾,與橫樑構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與層層迭架、層層伸出的斗拱構成「翹起」。即使梁、柱、枋的結合更加緊湊,增加了建築物的穩固力,又使 出簷深而不低暗,使整個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揚、輪廓秀麗、氣勢雄渾的風格,給人以莊重而健美的感覺。屋脊兩端裝飾著鴟吻。全殿結構簡練,形體穩健, 莊重大方,體現了我國中唐大型木構建築的顯著特色。
殿內17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珍品。殿內有一座佛壇,長八點四米,寬六點三米,高零點七米。塑像分佈在佛壇上,整個佛像群以釋迦牟尼佛為中心,是一個動靜結合,各具形態,生動活潑的場面,也是一個尊卑有序、各盡其職、和諧協調的環境。佛坐蓮台,慈光四照,尊貴而端莊,好像在講經說法。騎獅的文殊、坐象的普賢菩薩分列兩旁恭聽。大弟子阿難和迦葉,分立兩旁,凝神注目,顯得虔誠而恭謹,好似要把佛說全記在心上;脅侍菩薩戴瓔珞,約寶環,亭亭玉立,容貌健美,耳若有聞,心似有思;護法天王,威武健壯,一邊張目觀察外界,一邊側耳傾聽聖言。其餘,仰望童子、撩蠻、佛霖等塑像佈滿佛壇。
這些塑像,姿態栩栩如生,表情逼真有神,豐滿優美,衣紋簡練流暢,好像就在下一刻這些塑像就要動起來似的。佛壇四周壺門和疊樑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花邊和蓮瓣,是唐代磚雕藝術的傑作。舒緩的屋頂,雄大疏朗的斗拱,簡潔明朗的構圖,南禪寺大殿雖小,但仍然體現出雍容大度,氣度不凡的大唐風範。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