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藝術家擁抱公領域
藝術家擁抱公領域 | ||
| ||
與周遭事物相連的動力,一種共通語言的夢想。 ──里奇(Adrienne Rich) 把「藝術」變成一種共通的「語言」,是所有公共藝術參與者的理想。但有時藝術進入社區時,卻剛好與理想的情況相反。原因之一是現代藝術走出美術館後,人們就失去瞭解作品的文化脈絡。理解藝術,其實也需要藝術素養和歷史脈絡,毫無心理準備的觀眾在非特定空間,出其不意真實面對一件藝術品時,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判斷?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呢?民眾真實的心理感受可能遠遠超出藝術家或是委託單位的想像。 《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是研討會後出版的專書,主編吳瑪結集了不同社群的學者專家跨領域的工作經驗,以公共藝術為名,討論包括都市更新計畫、美化公共空間、藝術村或藝術節,從台北到嘉義、從寶藏巖到橋頭,以十個已經實踐的案例,從藝術、社區營造、文化政策、教育和美學等不同面向討論書中個案。 主事者有不同理由、不同訓練和背景,以不同方式把藝術帶入社區,當然也造成不同的效應。讓人感動的是這本書不僅是實務經驗的交流,多位執筆作者長年對藝術與社區付出的關懷和反省,箇中的經驗與智慧非常值得學習。 過去,對藝術的門外漢而言,不懂現代藝術的語彙很可能就被拒於門外。長期下來,我們會發現重視社區參與的藝術家和工作夥伴所創造的平台,可能形成和聚集一群不同於傳統的觀眾。但是由於展覽活動的執行過程會遇到各種社會衝突和資源分配、社區溝通等重要議題,因此台灣有許多案例,都是在這種互相抵制的矛盾下應運而生,如何建立微妙的平衡,是許多策展人和藝術家所不熟悉的,令人憂喜參半。
杜威將藝術視為是一種感情的經驗,他相信藝術有利於感知、運用、努力解決現實的問題,所以「藝術」不應該是疏離或難以理解的。事實上,1983年美國洛杉磯的麥克阿瑟公園計畫,最初就是美國的社會與經濟學家,為了穩定和改善落後地區治安而規畫的藝術計畫。由帕森斯設計學校(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提出的公共藝術計畫,包括視覺、表演和設計藝術的統合。這類由藝術家與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文化工作者,以認真的態度面對弱勢族群的渴望與需求、為幫助社區文化發展為首要任務的公共藝術計畫,大都以「改善生活品質」為目標,不能說完全與藝術無關,但「藝術」的性質只是一種刺激或觸媒,製造出一種樂觀的氣氛。 當策展人和藝術家走出美術館與民眾接觸時,如果展覽作品依然是針對那群具有足夠藝術素養的人來設計,企圖創造一種騷動或詩意,結果很可能是「作品」在現實生活中不容易被發現;當作品雜陳散落在鄉村自然景觀,或消失在複雜失序的都市中,只有更加混淆一般人對藝術的定義而已。或許,藝術家們可以將議題擴大、提出核心關懷,把公共藝術的計畫從一種特殊團體的利益,提升到較寬廣的公眾領域,如此一來,創造公共藝術就不只是一種誘因,也是一種責任。
|
++++++++++++++++++++++++++++++++++++++++++++++++
上一篇:【藝文賞析】墨西哥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