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5 18:45:04 落葉之楓

【藝文賞析】秋盡

 

秋盡
【聯合報╱◎莊柏林】
2007.12.05 03:09 am
 

中秋節一到,就是秋天了。她的世界只剩下一個五樓頂,與她母親相視的範圍,他再也不提起探視的念頭。

他偶然會以華語念出〈等待〉的三段詩,並以台語唱那〈秋盡〉的歌,她也偶然呈現他贈與親筆詩句,這樣細膩的動作,深深擄獲他的思緒,對她的印象更加深了。

她也主動提起他託過的二件事,到書店尋找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及高行健的《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兩本書。第一本書看到了,第二本還在摸索中。這些都是他動手書寫短篇小說的工具書,他希望騰出晚上的時間創作,為藝術留下紀錄。

時光流逝,秋盡近寒冬那一段,幾近流星,一閃即失,眼看又要過年,青春還在嗎?他在心底問自己,也想問她,迄今仍未開口。他也多次勸諭她早尋對象,完成終身大事,她淚盈眶,簌簌而下。他不知是否出自感動,抑因他將離她而去?

第一本到手的時候,他幾乎已忘記情節,如果是維特的日記,為何有第三人的內容,以時間順序的記載,其稱「我」第一人稱,乃出自維特的口語,至於你「維特」如何如何,應該是作者或第三人的口語。這樣的技巧,時而第一人稱,時而第三人稱,二十五歲的創作,讓人驚嘆歌德的文學天才。《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本自傳式的小說,但維特所寫的信,尤具詩質,可說小說兼具的散文詩體。

至於第二本,她說只問到高行健的一本《現代小說故事》,其內容有否包含「現代小說技巧初探」,還不清楚,他拜託她把書調出來看便知。他寫小說確實遇到瓶頸,不得不求助於有文學基礎的她。這樣的藕斷絲連,到了秋天,感覺最明顯,光陰似箭,不久又要過年,增加歲數,最令人傷感。他們彼此間,所要求並不多,她可以隨時離此遠去,而他也可以不打電話,絲也就斷了。

所謂露水鴛鴦,是最好的譬喻,不會發生任何悲劇,悲歡離合,再自然不過的了。他們曾經分手多年,毫無音訊,他誤以為她結婚了,幾年後一通電話,再有見面的機會,過不久又斷了,一去經年。

「我們之間,既無約束,你也自由自在,只要關掉電話,一了百了。」

「如果沒有〈秋盡〉那一首歌,沒有〈等待〉那一首詩,我們之間,可能不是現在的現在,因為你是一位重感覺的人,金銀財寶雖重要,但不是可打動你心的東西。」「手機不通,不是拒絕通信,而是故障或沒電,應無其他的意思。」

「那本《少年維特的煩惱》,是在讀薊花的信時提到的一個主題。她在信裡說絕不會像維特那樣尋短自殺,因為死了,再也看不到我了,只有活著,才有重逢的一天,她在深心裡發了重誓。」

「她對你應該是偶像的崇拜,因為你不是長得很好看的人,而是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重大的成就。另一種可能,精神上的感情,比較深刻,終生不能忘懷。」

秋風柔和,在白千層樹間,他與她並肩走著,談話的聲音似一場悠揚的音樂會,他們向來不爭吵,只要一滴淚,就互相諒解,問題也沒有了。音訊發達的年代,手機是解決落單的工具,今天事,今天可以一下講明,彼此的答話,一向悅耳,一聽尾音,就如人也映入眼簾。

他與她未曾難捨難分,寂寞自己解決,未曾做勉強的動作。彼此心事,瞭如指掌,只要秋天一到,加一點思念而已,君子之交,仍淡然如水,彼此間不做任何承諾,也就無任何約束,自由的心情,走遍天涯。在秋盡的街道,偶然寫出一些感觸,她向來欣賞他的文筆,任何困難的隱喻,她都一目了然,微微的眉愁,等於做了深在心底的答案。

她決心離此遠去,他沒阻止的話語,天色也漸漸暗,越來越深,遠遠地消失了。

每一次失落的隱喻

她都俯身撿起來

仍留一些凋殘的花瓣

掉在地上

讓他踩踏

他們相約不再談論

雨裡的昨日

風中的明天

在日落的十字路口

也不提離緒

秋已盡

飄飛的樹葉

故事將譜下休止符

她回了頭

他似有同樣的感覺

那一邊的道路

在暮色中

一片迷濛

找不到他的足跡

而她已走遠了

【2007/12/05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