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
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 |
| ||||||||||||||||
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papular acrodermatitis of childhood)是種疹子長在臉、四肢、屁股,不長於軀幹,發生在小孩子的皮膚病,多見於1到6歲的兒童。 最常引發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的原因為病毒感染,目前已知腺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腸病毒、輪狀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肝炎病毒等許多病毒,都能讓小孩子長出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說其為一種病毒疹也不為過。 但有文獻報告細菌、黴漿菌等其他微生物感染,或是打疫苗,都能引發此病,還有此病也可能發生在成人,但較罕見。 跟感染B型肝炎病毒有關的「Gianotti-Crosti症候群」(Gianotti-Crosti syndrome)為一種外觀與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很像的皮膚病,目前認為兩種皮膚病應是同一個疾病,所以這兩個病名在現今的醫學文獻中已被當成同義詞使用。 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的疹子成群且對稱地出現在四肢、臉或屁股,疹子色紅,摸起來質地堅實,有的病童的疹子中央會冒出小水泡,這些疹子看起來頗像蟲子叮咬的包包。疹子數目因人而異,有的病人只見散在性分布的疹子,但也有病人長出密集的疹子。有些病童的疹子會癢,疹子上可見抓痕。 依文獻所述,病童發疹子前可能會發燒、倦怠或出現感冒症狀,但筆者的病人罕見這些狀況。台灣的病童於發病前大都無徵兆,長疹子時的健康狀況良好。雖然Gianotti-Crosti徵候群與B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關,筆者還沒碰過同時發作B型肝炎的病童。 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是種不會傳染、良性且會自癒的疾病,沒有一種療法可以讓此病的病程縮短,醫師只能針對病童癢的部分開口服抗組織胺或外用止癢藥物,讓病人止癢,如小孩沒有不舒服,任何藥物都不用給,候其自然痊癒為上策。 類固醇對於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的治療效果,正反看法都有,有教科書寫可外擦類固醇藥膏止癢,但反對者認為類固醇反而延長疾病痊癒的時間。雖然尚無定論,目前反對派似乎較居上風,所以類固醇藥膏能不用就不要用,如想用也要挑弱效的藥膏,口服或打針的類固醇則不應使用之。 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的疹子消失甚慢,快則十來天,慢的可能需兩、三個月,疹子消後不留痕跡。由於疹子持續的時間甚久,醫師的治療效果又不好,心急的父母往往帶著小孩到處看病打針吃藥,人家報那邊醫師好,就趕快往那邊跑。 筆者看過從台灣頭一直看到台灣尾的病童,當然也有從台灣尾看到台灣頭的,因為此病不常見,醫師不認識,往往給病童服用或打類固醇,及擦強效的類固醇藥膏,如此可能讓疾病好得更慢,欲速則不達。 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給醫師的難題有二,一為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除了疹子分布在四肢、臉、屁股較特別,其他並無特殊的病灶與檢驗數據來確定診斷,因此全靠醫師的臨床經驗,經驗不足的醫師診斷不易;二是小兒丘疹性肢端皮膚炎的疹子消退很慢,沒有好的治療方法,醫師該如何安撫焦慮的病童父母親,心平氣和等待小孩病癒,才是醫師最頭大的地方。
【2007/12/08 聯合報】@ http://ud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