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5 18:16:48 落葉之楓

【生活健康你我他】局部麻醉 寶貝別再怕看牙

 

局部麻醉 寶貝別再怕看牙
【聯合報╱李國慶/台北市名格兒童牙醫診所院長】
2008.02.25 02:44 am
 
牙鑽吱吱叫讓人頭皮發麻?適度麻醉無痛治療,大人小孩一起放鬆。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張念慈攝影

 

 

 

 

 

 

 

 

 

 

 

 

 

 

 

 

 

 

 

 

 

 

 

 

 

 

 

 

 

 

 

 

 

 

 

 

 

 

 

不少人視「看牙」為畏途,尤其隨著牙鑽吱吱叫聲而來的「椎心之痛」,吱吱地磨牙聲、尖尖的根管銼和粗大的拔牙鉗,讓人想到就不寒而慄。

不過,如果牙鑽磨牙時,不痠不痛,根管治療也不覺得疼痛、拔牙時毫無感覺,您還會怕看牙嗎?其實,疼痛才是導致害怕看牙的真正原因,磨牙聲、根管銼、拔牙鉗,都是代罪羔羊。所以,可能引起痠痛的治療,如較深的補牙、根管治療、拔牙等,麻醉是有必要的,對兒童幼小的心靈更是如此。

牙醫學界不斷地尋找無痛的治療方式,從催眠、音樂止痛到針灸、局部麻醉術、鎮靜劑等,到目前為止,局部麻醉仍是效果最好,副作用小又經濟的方法。

有人擔心麻醉後一睡不醒,其實這不會發生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全身麻醉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會使病人暫時完全失去意識,但局部麻醉只對選定的周邊神經系統,如牙齒、牙齦產生麻醉作用,在正確使用下,對中樞神經系統毫無影響,病人是在清醒狀況下接受無痛治療。

有些病人因為不感痛楚,心情放鬆許多,治療時自然入睡,此時有些父母誤以為是麻醉過量,其實,病人一叫就醒,與局部麻醉一點關係也沒有。

牙科用的局部麻醉劑概分兩大類,一種是為塗佈用,另一種是注射用。前者可略微地穿透口腔黏膜,使之麻醉,但深度不及牙齒,所以單獨使用並無法使牙齒麻醉。後者藉著注射深入齒槽骨,並將分布在牙齒周圍的神經麻醉,達止痛之效。

所以,足以引起痠痛的治療,都需要以注射方式麻醉,但為了減少注射時的疼痛,可事先在進針部位塗上麻醉藥膏,這就是所謂無痛局部麻醉術。

「打針會痛」是很多人的經驗,所以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受不了。事實上,只要與小朋友充分溝通,三歲以上就能夠理解,再加上醫師熟練輕巧的無痛局部麻醉技術,打針本身並不會引起疼痛。有經驗的兒童牙科醫師會依孩子理解力來比喻,例如:「讓牙齒睡覺的水,給牙蟲喝的酒」等。

反倒是麻醉劑本身苦味及麻木感,會讓較小的孩子哇哇大叫。焦急的家長可能誤以為醫師「出手太重」。請父母也要「輕鬆一下」,畢竟時代進步,以往經驗已不適合現代兒童。

當然,牙科的局部麻醉仍有些缺點有待改進,例如味道苦澀,不易討好小朋友;技術層次要求較高,醫師除了需具備精湛打針技術外,尚需有足夠的溝通能力及耐心;麻醉後會有異物感,在麻醉牙齒的時候,鄰近的軟組織,如嘴唇、牙齦、舌頭也會同時被麻醉,因而產生奇怪的感覺,小朋友詞彙不多,常以「嘴巴胖胖的、熱熱的、麻麻的、燙燙的,甚至痛痛的」來形容。

另外,麻醉時間比治療時間長,在治療結束後1至2小時後,家長須不時監督孩子,以免他們因感覺異常而以牙齒或手指弄傷嘴唇,造成腫脹。

局部麻醉能讓小朋友在意識清楚下舒服地看牙,對身體其他組織又無不良作用,不論是從心理上或生理上來看,家長們大可坦然地接受它!

【2008/02/25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