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雷特氏症候群 最新治療著眼於基因療法
雷特氏症候群 最新治療著眼於基因療法
文/陳秋坪、王志中
雷特氏症候群是一種以女性為主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在出生後的發展過程與常人無異,直到18個月大,開始出現退化性病徵,如喪失語言、肢體協調能力,接著連自主性動作都跟著不見,從此最明顯的行為表現,大概就是不停搓洗雙手。
除此之外,有些患者還會合併呼吸、癲癇方面之問題。由於屬於退化性疾病,使得患者大多不能捱到成人時期。
1999年時,休士頓貝勒醫學院的分子遺傳學家Huda Zoghbi指出,位於X染色體上的一個突變基因—MECP2,是造成雷特氏症候群的主要原因,從此各種相關實驗報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問世。
到目前為止,最新的著眼點應是放在基因療法,美國麻州懷海德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魯道夫發現,MECP2控制著體內大腦滋養因子(BDNF)的表現能力,與神經存活、功能有關。
當他將大腦滋養因子注入帶有MECP2突變基因的老鼠體內,比起未接受治療者,它們除了症狀減輕之外,甚至發病時間也比較晚。
魯道夫更進一步在症狀首次出現時,重新啟動大腦滋養因子基因,結果有些症狀竟無影無蹤,雖然動物實驗有所突破,但要實際運用在人體身上,還是不太可行,幸好Huda Zoghbi適時提出另一種替代療法。
其實,雷特氏症候群患者不僅外在動作受到影響,心理層面也是有所騷動,如焦慮。Zoghbi發現,那些帶有MECP2突變基因的老鼠,體內控制壓力荷爾蒙生成的皮直釋素的含量,比其他正常老鼠豐富許多,所以如果利用抗憂鬱劑調節患者的焦慮症狀,連帶地其他症狀也會有所改善。他還假設若能早期使用,搞不好還可以避免症狀產生。
雖然現在對雷特氏症候群的療法,還未有所定論,但至少讓我們知道患者的神經傷害並非全然不可逆,這就是一線希望。
(作者分別為高雄市雙螺旋感統復健研究中心治療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科治療師)
自由時報-97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