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藝術/音樂】〈家物語〉家人團聚 晚餐時光無價
〈家物語〉家人團聚 晚餐時光無價
文/呂政達
很多人家裡才不缺漂亮體面的餐桌,有大理石面、柚木桌、較簡單的塑料材質和紅石型,少的是一起圍在餐桌旁的時間。
記憶裡家中的晚餐儼如儀式。媽媽把菜、碗筷排列齊整,照例是四菜一湯,等到爸爸下班回家才能開動。以前流行繁複合菜,但自從公筷母匙轉而環保筷大行其道後,即使圍在餐桌前也是一人一份,好像吃的總是咖哩飯;媽媽也沒有空再搞那些湯湯汁汁外加勾芡。
小家庭裡,就算媽媽有心,頂多也只需準備三、四人份的飯菜,那種「做總舖師」的經驗,大概也漸漸在家庭生活裡遺落了。有次和一位家庭主婦聊起,說我祖母那輩每天要辦十個人的「桌」,厲害的是「要讓這十幾個人每天吃都吃不膩」,家庭主婦大表敬佩,話鋒一轉,「祖母一個人這樣操,太辛苦了。」「哪有,家裡的小孩,沒上學的、放學回家的,都會一起幫忙。準備晚餐,也是親子互動的最佳時段。」我說。
即使現在,也該試試「和孩子一起準備晚餐。」根據美國一項全國調查顯示,青少年都想多花時間和家人共度,而圍在餐桌前則是他們最喜歡的家庭活動之一,包括前面的準備。
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也說,幫忙準備晚餐的孩子飲食較節制,也較能學習到責任心。當然,現代的家庭生活不需要每天都「辦桌」了,但是,煎個簡單的蔥蛋,讓孩子幫忙打蛋,幫忙擺碗筷,決定餐桌的擺飾,正是「餐桌教育」的開端。
「等家人一起圍在餐桌前反而麻煩,不如催孩子快快吃完,打發他們去寫功課,上床睡覺。」有位媽媽說。其實,根據統計,家庭晚餐平均只需要20分鐘,但那20分鐘,卻是家人維繫溝通,尋求問題解決的時機,也是建立家庭認同的關鍵時刻。
想起最近的一則廣告:「黃魚、蔥、薑、豆瓣醬:390元。」但是,「傳承媽媽的味道:無價。」餐桌上媽媽的味道可能不如外頭的館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圍在餐桌前的時刻:無價。
自由時報-97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