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過度壓抑 會延長憂鬱病程
過度壓抑 會延長憂鬱病程
文/黃文弘
「我按時服藥、正常作息,也儘量把生活安排得很充實,但是為什麼我還是經常心浮氣躁,覺得生活乏味、無緣無故會掉下眼淚?」陳小姐(化名)說出服藥2年來的疑問:「醫師!到底我還要吃多久的抗憂鬱劑?」
打扮入時的陳小姐和先生都畢業於知名學府,婚後扮演專職家庭主婦,當先生的後盾。10年後,已晉升外商高階主管的先生爆發婚外情,使她平靜的生活陷入危機,私下以淚洗面的她,人前還得維持優雅形象,處理先生的桃色風暴,就這樣撐過最難熬的那幾年後,她才警覺情緒出了狀況。
在朋友催促下,陳小姐開始就診、服藥、規律回診,努力讓自己好轉。親友常勸她看開點,而陳小姐也認為,早已事過境遷,偏偏就是開心不起來;有時陰影突然襲來,她便控制不住以言詞傷害身邊的人,事後又懊悔自責。這兩年來,陷在這種週而復始的煎熬裡,她不禁懷疑藥效,也對未來逐漸失去信心。
現代女性常被期待要理性、內斂和剛毅,許多人怕被貼上歇斯底里的標籤,努力控制情緒,以符合「理性好女人」的標準。臨床上發現,高學歷、高社經地位、職業婦女等族群,由於不斷被灌輸所謂的理性原則,即使在好友與家人面前,往往也難以表露情緒,過度壓抑的結果,常造成情緒失控,事後只好用更多壓抑來彌補形象,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以陳小姐為例,扮演「好太太」、「好媽媽」,甚至「好病人」的自我要求,讓她習慣將創傷包裹起來,表面平靜無波,內心卻不時作痛。處在這樣的煎熬中,旁人的善意安撫,聽來卻像十足的風涼話,反而引來更多情緒。
誤把壓抑當作理性,是情緒管理常見的問題,也會拖長憂鬱症的病程。門診中,不少人深陷「理性VS.情緒」的困境,並出現陣發性的情緒失控;如果憂鬱或焦躁症狀已影響生活作息,建議優先接受藥物協助,而已經接受治療的人,也可以調整處方來舒緩症狀。
同時,醫師可針對個別需要,安排合適的心理諮商: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建立正向思考,提供情緒管理方法;心理治療則是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藉由抒發與探索來化開心結,重建自我認同。必要時,也可以邀請親友出席,在專業協助下,調整溝通方式,形成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動。
「阿信」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能咬牙承受逆境固然難得,但真正瞭解、善待自己,並以適合的方式管理情緒,才能游刃有餘地經營生活。
希望每一個受苦的心靈都能為禁錮自己的牢籠開一扇窗,再次呼吸沒有負擔的心情微風。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醫師)
自由時報-97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