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1 17:58:46 落葉之楓

【教育/藝術/音樂】《腦與人生》教養孩子 從家事做起

《腦與人生》教養孩子 從家事做起 
 
  2008/4/21 | 作者:◎洪蘭
 
 
  清明去掃墓時,看到前面有一位媽媽叫她國中模樣的孩子端著祭品跟著她走,走著走著,突然男孩手一鬆祭品撒了一地,母親氣的大罵說:「我這麼聰明,怎麼生出你這個笨兒子!」,我聽了暗想,的確會如此,因為人的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我們不是只受基因的指揮,例如有一種草原田鼠住在丘陵區的是一夫多妻制,住在草原區的是一夫一妻制,實驗者用核磁共振掃瞄這兩種雄性的田鼠,就發現一夫多妻的田鼠在掌管空間記憶的海馬迴後端比較大,因為牠必須記得哪裡有太太;一夫一妻的雄鼠就沒有這個必要。大腦會隨著功能的需求而改變裡面資源的分配。

一夫一妻制的田鼠下一代成長後,雌鼠不會馬上性成熟,要等到牠聞到陌生公鼠的尿液,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性成熟,才能交配繁殖下一代。大自然這樣的安排是因為近親交配品質不好,會影響種族的綿延,所以大自然使牠在聞到陌生公鼠尿液後才急速成熟,確保了種族的品質。這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最好例子,大自然的神奇令人嘆為觀止。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動物身上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牠們不吃蔬果並不會得壞血病,而我們會,在沒有冷藏庫之前,遠洋航線的船員常會得壞血病,因為幾個月看不見陸地,吃不到新鮮的蔬菜。我們的祖先是從動物演化而來的,為什麼牠們有這個基因而我們沒有?其實我們遠古祖先身上也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但是因為人類定居下來後,可以吃到新鮮蔬果,就沒有必要再保留這個基因了。當然,那時候祖先絕對沒有想到後世子孫會發明輪船去航海,講到這一點,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的確高人一等,鄭和下西洋時,也是一走幾千里,但是他在船上孵豆芽,豆芽可以提供維他命C,解決了壞血病的問題。

人能夠在惡劣的環境生存下來,大腦的可塑性有很大的貢獻,我們不停的因應外界需求改變大腦的結構。物種整體的演化是很慢的,但是個體的改變卻是很快可以看見,最近有一本新書在講網路數位化時代的來臨,已在e世代孩子的大腦上留下痕跡,科學家已經看到大腦神經迴路的改變了。

大腦如果有這麼大的可塑性,我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就需要給他什麼樣的訓練,要他不打翻東西,平日就要多訓練他謹慎小心做家事,因為可塑性代表著沒有不可教的孩子。種桃李者得其實,種蒺藜者得其刺。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