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雙腳無力 腰痠背痛 髖關節退化前兆5月1日起部分給付金屬髖關節
雙腳無力 腰痠背痛 髖關節退化前兆5月1日起部分給付金屬髖關節
骨科最常見的手術是人工關節置換,其中髖關節佔大多數,平均每年有1萬人。健保局將於今年5/1起開放金屬人工髖關節的部分補助,長庚醫院骨科主任李炫昇表示,人工髖關節可分成第二代塑膠、陶瓷和金屬3種,其中金屬適合50歲以下的患者,過去已有健保部分給付的陶瓷和第二代塑膠髖關節,則多用於受到嚴重外傷、髖關節變形或髖臼磨損嚴重者及65歲以上或骨鬆者。 報導╱劉純妦 攝影╱高大鈞
自我檢測
需換髖關節者
□改變姿勢時,會感覺髖關節部位卡卡、緊緊的
□剛走路時,會有疼痛感
□雙腳無法使力,走不遠
□採坐姿時,腰桿無法打直
□穿褲子或穿襪子有困難
□常常覺得腰痠背痛
□無法跨坐或是上樓梯時步伐抬不高
如果出現3項上述症狀,可能是髖關節出了問題,應前往醫院進行詳細的X光檢查。
第二代塑膠
質輕 較適合老年人
李炫昇醫師指出,目前使用第二代塑膠髖關節者約佔8成,雖然它的磨損率最高,但質地輕較不會造成髖臼負擔,也無易碎風險,平均使用年限約30年,建議65歲以上的患者選用,能避免動作大導致髖關節碎裂,但因活動久了會磨損產生微小塑膠粒子,吸引免疫細胞聚集吞噬,分泌溶解骨質的激素,易造成骨溶解和鬆脫。
陶瓷
貼合佳 不耐撞易碎裂
陶瓷髖關節和髖臼的貼合度高,若是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或磨損嚴重導致髖臼形狀不完整者,建議用陶瓷髖關節,較不易發生和髖臼不合的發炎現象。此外,陶瓷不會因為磨損而出現微小粒子影響關節正常運作。臨床上雖不常見陶瓷髖關節破裂情形,但仍需避免讓髖關節受力的姿勢,如蹲低。
因陶瓷髖關節有易碎風險,手術方式以傳統開刀較佳,應避免微創手術,因較無法將人工髖關節置放在正確位置,或手術過程較易造成陶瓷髖關節側邊磨損。
金屬
適年輕 運動量大者
李炫昇醫師指出,金屬髖關節因材質耐磨又不易碎裂、活動的範圍較大,建議50歲以下的患者可選用,減少日後重複開刀的風險。此外,金屬髖關節的耐衝擊力較高,如果患者的工作有較大的運動量和活動力,選金屬髖關節可防止碎裂或是磨損過度。
金屬人工髖關節雖持久耐磨,但因有金屬離子會釋放到血液中,可能會造成哺乳者、孕婦、腎功能不佳、對金屬過敏者的免疫功能傷害,此外,骨鬆者也不建議用,因為金屬髖關節是卡在髖臼上,並無任何的東西能加以固定,所以骨鬆者的髖臼無法支撐。
要注意
行動不便就需置換
承安醫院院長林洋德指出,髖關節是全身受力最重的關節,一旦髖關節出問題,就需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髖關節受損原因除了常見的退化性髖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還有骨折造成髖關節無法正常運作,都必須置換人工關節。
微創術適塑膠 金屬
現在置換人工髖關節可選擇新型的微創手術,和傳統關節置換術相比,微創手術恢復期約縮短1/3,僅需5天即可以正常活動,也可以免去漫長的3個月術後觀察期,且傷口也較一般傳統開刀小,但只適塑膠和金屬材質的人工髖關節。
術後3個月避免大動作
不論是微創手術或傳統開刀,一般來說,臨床上很少出現人工關節和髖臼產生排斥的現象,但若患者在開刀後3個月,仍有關節疼痛、功能未完全恢復或無法正常使用時,應馬上回診。林洋德醫師提醒,術後3個月內,應持續強化肌肉運動,好好保養人工髖關節,可延長使用期限。避免膝關節抬高幅度超過髖關節;坐著時,膝蓋高度保持在髖關節以下;兩腿伸直坐時手要向後撐住,避免身體向前傾、翹腳及跨腳動作。
專家說 體重控制減少受力
若想延長人工髖關節使用年限,應要注意體重控制,因過重會增加髖關節的受力,加速其磨損率,建議患者將身體質量指數BMI值控制在25,不要超過30。另外,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均衡飲食。
蘋果日報-97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