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素食名人》 浪漫才子雪萊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素食名人》 浪漫才子雪萊
2008/5/5 | 作者:◎雷恩‧貝瑞/著 張若施/譯
西元一九七二年八月四日,派西‧畢夏‧雪萊誕生於位在英國的家族莊園酖酖費爾德‧普雷斯(Field Place)中,他是伊麗莎白及提摩西‧雪萊爵士夫婦五個孩子中的老大。
如果要為浪漫英俊的雪萊吃素的源起舉出一個原因,那麼可能是由於他對父親的強烈憎惡,讓他想盡辦法要做個跟父親完全不同的人:提摩西爵士高傲勢利,緊抓著貴族地位不放,雪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激進份子,總是以詩作和小冊子來批評英國社會的不平等;他父親最愛的是羊腿和烤牛肉,雪萊卻是個素食者;他父親愛喝葡萄牙波特甜酒,雪萊卻滴酒不沾,即使是在慣於飲用波特酒的牛津大學裡。他的密友湯瑪斯‧霍格(Thomas Hogg)將這點歸究於他對父親的恨意:「哪個牛津人會真的討厭它呢?但是這種酒給他的聯想實在太壞了,只要看到波特酒,就會讓他想起酷愛這種酒又嗜飲無度的父親。」
文學的愛好者
儘管雪萊桀驁不馴,但他在伊頓公學及牛津大學的表現都十分出色,寫詩的天份更是表露無遺,只要隨意提筆一揮,就能把希臘和拉丁散文譯成押韻的作品。事實上,雪萊對所有的古羅馬詩人都鑽研深刻,可以說是優秀的古典文學研究者,他所翻譯的柏拉圖《宴會》,以及普魯塔克《道德論叢》中的素食散文,都是英譯版本中最出色的作品。
雪萊在二十歲那年轉而吃素,雖然他在牛津的密友霍格並不記得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開始茹素,不過很有可能是因為讀了一些古代文人如普魯塔克、奧維德、賀拉西、柏拉圖,以及赫西奧德等人的著作而受到啟發,因為這些希臘人都巴不得能回到所有人都吃素的黃金時代。
雪萊在十七歲的時候,就模仿當時正流行的哥德派文體,發表了一部相當暢銷的驚悚小說,這樣的成就實在相當早熟。到了二十一歲,他又發表了《仙后麥布》(Queen Mab),在這部充滿哲學意涵的長篇詩作中,雪萊盡情宣洩自己偏好的各種「主義」酖酖包括無神論、激進主義、女性主義,以及素食主義。
回歸自然的飲食
在一篇附錄於《仙后麥布》的散文〈自然飲食釋疑〉(A Vindication of Natural Diet)中,雪萊大量借用其友人約翰‧腓特烈‧牛頓(John Frederick Newton)的著作內容,包括《回歸自然》(Return to Nature)及《擁護素食養身法》(Defence of Vegetable Regimen)等,比方說,他借用牛頓的觀點,將普羅米修斯的神話視為素食主義的寓言。
在神話中,普羅米修斯(人類)利用火來烹煮獸肉,使那些令人作噁的生肉變為可吃的食物,因而招致朱彼特(大自然)的憤怒責罰。在雪萊看來,朱彼特為懲罰普羅米修斯而派去啄食其肝臟的禿鷹,就象徵著各種疾病,是人類學會烹煮及食用肉類的結果。另一個同樣來自牛頓的觀點,就是雪萊認為亞當和夏娃偷嚐的「禁果」,其實是動物肉。
雪萊受牛頓影響所提出的許多觀點,都成為素食主義的經典議題,每一位大作家在寫到素食相關主題時,都會針對它們加以解釋辯證一番。
除了牛頓,雪萊也會引用動物學家喬治‧古維爾的科學發現來作例證。古維爾是第一位以動物的生理特徵,來區分草食及肉食動物的人,根據他的專業論點,雪萊指出:「在生理構造和解剖學上,人類完全沒有肉食性動物的特徵。草食性動物一定都具有細胞結構狀的多孔結腸,沒有任何例外,除非人類要當第一個特例。事實上,與人類最相近的物種,是一種產於婆羅洲及蘇門答臘的黑猩猩,而牠們全都以果實維生。」
雪萊的另一項觀點也很有先見之明:廿一世紀一再有人提出與他相同的見解,而且這呼聲愈來愈急迫(例如《一座小行星的飲食》這類書籍)。他認為食用肉類不但糟蹋生命,而且也過度奢侈,浪費可供耕作的土地:「把一頭供人食用的牛養肥養大,其所需消耗的高營養蔬菜,數量足可供十倍的人口食用,而且若是即時由大地上採收,還可以杜絕疾病的產生。如今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上,最豐饒肥沃的地區,都被拿來種植供動物食用的作物,其所擱置和浪費的糧食絕對是難以計數……」
早逝的浪漫才子
如果雪萊能夠和蕭伯納及托爾斯泰這些素食同好一般安享天年,並且活力旺盛的創作出更多作品,那可真是一大美事。但是這位絕頂聰明,寫出《仙后麥布》、《解放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阿多尼斯》(Adonais)、《奧西曼迪亞斯》(Ozymandias),以及《自然飲食釋疑》的作家,卻注定要英年早逝。一八二二年七月八日,雪萊與兩位友人一起在斯佩齊亞海灣(Gulf of Spezia)行船,卻意外溺斃海中酖酖這位浪漫詩人雖然熱愛行船和大海,卻從來不曾學會游泳。
(摘自柿子文化出版--《經典蔬食名人廚房》)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