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親子36計〉嘿,你故意的喔
文/呂政達
「你故意的喔。」是不明瞭兒子症狀的外人,最常在兒子「搗蛋」時發出的指責,這時,我就是那名緊張兮兮的爸爸,忙著替兒子找解釋、尋求諒解。
有一次在玉石店發現有塊招牌寫著:「請輕放玉石,放下時不要發出聲音,造成破損需按價賠償。」我心想不對勁,還來不及把兒子拉出去,他已經抓起一把碎玉石,而老闆娘也正在跟他說:「輕一點,不要用丟的。」兒子看老闆娘一眼,露出笑容,果然把玉石丟回去,老闆娘當然很生氣啦:「嘿,你故意的喔。」兒子理也不理人家,轉頭就要走,我趕緊靠過去,表明爸爸正身:「他不是正常小孩,他不懂得什麼叫做故意。」
這天,早晨來接兒子上學的交通車司機看見我,特意跑過來說:「拜託,跟你兒子講一下,關車門不要那麼用力,這個門的電腦感應器都快被關壞了。」我照實回答,我跟兒子講,兒子就會聽嗎?有啦,司機先生提出他的觀察,早上我陪同兒子上來時,只要叮嚀他:「門要輕輕關。」兒子就會聽話。
如果是正常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是為了引起注意或表達某種情緒,但我更相信專家的判斷,說這類型孩子感官刺激不足,那麼用力的關門,摸、甩、丟等等動作,只是他們感覺「正常」的反應。所以,我跟司機先生建議,最好在上、下車時,就預先跟兒子說不要那麼用力,幾次以後,他知道有人在注意這件事,行為也會明顯改善。
跟這類型孩子相處久了,我們反而不應再把這類行為問題視為「症狀」,反而較接近人格心理學家艾波特(G. Allport)提出的「特質」(trait)。我跟司機先生設想的「預期發生論」,早在1937年艾波特就已提過:「我們預期某個特質會出現,但不一定預期到會以什麼樣的反應出現。會出現那種行為,還得取決於其他的因素。」
其實,艾波特始終沒有交代清楚,人格裡面的核心特質究竟是什麼,所以我們始終也不知道,這種行為的改變可以到何種程度。或許,看到門就要用力關,拿起玉石隨手甩,難以控制玩水的衝動是他們一成不變的「特質」,而總跟著想跑到前頭提醒、制止他們的爸爸媽媽,像重覆觀看同一齣戲的忠實觀眾。
自由時報-970526
+++++++++++++++++++++++++++++++++++++++
上一篇:【藝文賞析】醫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