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兒童打鼾 早期介入治療
【生活健康你我他】兒童打鼾 早期介入治療
【聯合報╱許巍鐘/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醫師】 2008.05.22 02:57 am
兒童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的情形並不少見,根據統計,10%到30%左右的學齡前兒童有習慣性打鼾現象,而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約佔2%到3%。
從嬰幼兒時期到兒童階段,睡眠大約佔了成長過程一半以上的時間。睡得好,才能長得好,搖籃曲唱道「嬰仔嬰嬰睏,一眠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眠大一尺」就是這個道理。
打鼾是指睡覺時所發出來的呼吸雜音,睡眠呼吸中止則是指睡著後,病態性的缺氧或窒息現象。兒童習慣性打鼾現象與睡眠呼吸中止的原因、致病機轉和成人不同,所以治療的原則和方針也不同。
大部分學齡前兒童都是因為上呼吸道腺樣體和扁桃體肥大,而引起後鼻部及口咽部阻塞。若伴隨有過敏性鼻炎,就會鼻塞嚴重,不得不張口呼吸,導致病童在睡覺時鼾聲驚天動地,也會出現頭頸部過度伸張等異常睡姿,無法熟睡及容易驚醒,也會有尿床、夢遊與亂踢等睡不安穩現象。最後,患童長期用嘴巴呼吸而使鼻子變扁、眉間變寬及顏面扁平與下巴發育不良,形成所謂的腺樣體臉型。
扁桃體肥大也會引起吞嚥困難,進食緩慢,味覺欠佳,以致食欲不振,因而體重增加緩慢。兒童期生長激素的分泌以睡眠過程中的慢波期為主,由於呼吸道阻塞,影響正常睡眠周期,進而抑制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所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童,有一部份是體型瘦小、生長遲緩的。
造成孩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因,除了腺樣體、扁桃體肥大、過敏性鼻炎之外,部分原因與過度肥胖、顱顏面及呼吸道先天性異常、神經肌肉障礙導致咽部肌肉無力等有關。
當孩童有習慣性打鼾或睡眠障礙時,建議家長應讓孩子給耳鼻喉科醫師做詳細問診與局部檢查,包括頭頸部X光或影像檢查、內視鏡檢查,必要時安排詳細的睡眠生理檢查、神經學檢查等。
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孩童有時候會有晨間頭痛、躁動、有侵略攻擊性行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與成績低落,甚至過動等現象。有時候也會安排兒童神經認知方面的注意力檢測或智力測驗,評估其心智發展狀況。長期而言,孩童的睡眠呼吸障礙若不適當處理,長大後會有較高的機率會罹患心臟血管系統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
治療以扁桃體及腺樣體切除手術為主,視患童的病因不同,也有其他輔助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口內矯正器、陽壓呼吸器、顱顏手術等,都必須要經過醫師詳細評估,與家屬充分溝通後,針對每一位患童做出最適當的決定。
造成兒童習慣性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與成人不同,兒童並非成人的縮影,小朋友們仍然在不斷的成長階段,早期發現病灶,早期診斷,並適當的予以早期介入治療,不僅可以使孩童們健康的成長,也可以讓這一群未來的主人翁,免除一些慢性疾病威脅,讓我們未來的社會更健康。
【2008/05/22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