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時光於我
時光於我
◎方路 圖◎閒雲野鶴
1
父親說,有雨落了。
我看車鏡,淺淺的雨沾在玻璃上,久了,累積成細細水痕,滑下來。父親冒著疏雨到伯公埕餅攤選了幾包鄉餅,順盛香大豆沙餅,老虎頭香餅杏仁酥,香草淡汶餅,烏糖香餅。他說,帶回給吉隆坡同事品嘗吧。我領了一袋子香餅,放在車廂,我說,到廟口喝杯咖啡好嗎,囑父親在路口等,待我泊好車,看到父親在路口掃落頭頂上少些的雨。我和父親在廟旁點了咖啡冰,茶冰和兩碗米苔目,看到灶爐仍燒著從前的火炭,仍用舊去的竹簍盛放堆積如丘的米苔目。
父親吃著米苔目時,問我,昨天問魂問得怎麼樣了。我說,母親好一些了,靈媒招魂時問起你沒來。
這次回鄉,母親往生三週年,隨家人到西嶺的廟占香問魂。
兩輛車從大山腳出發,到了居林經過舊店舖,路面不寬,時光也似乎放緩下來,走進海天書局時期的色澤。往右轉向山區公路時,晨光從右側照下來,把車內的人影都投射到車外去。公路沿著彎河而行,車子行成河腰的路姿,路口指示牌立著顛躓不定的地名,大港尾,加拉岸,雙溪文池,麻坑,司南馬,三巴央……看到左右兩邊的樹林,出奇地整齊。過了一些村舍,庭院挺著的紅毛丹樹盛著飽和的果實,把樹枝都壓垂下來。弟弟說,一棵棵樹都長滿紅毛丹,吃不完採到市集去一定是賤賣了。
車子經過幾座橋,從石灰橋到木板橋,最後只剩下一輛車可行駛的鐵架橋,弟弟跟侄兒說,這種橋在小時候才有,已經很久沒見過了。過了西嶺不久,來到一個更小的村鎮,窄窄路邊有幾間店相連,泰山公司,炳記海鮮飯店,雄五金板棧,路口有老人戴著老花眼鏡攤開報紙在耐心細讀。
從右邊小路轉進,到了聯成棧雜貨店,把車子停在紅毛丹樹下,車頂還盛著幾顆垂落下來的鮮紅果實。聽到靈媒在唱魂,大嫂領了編碼,十四號,看看廟棚擠滿了人群,都是來問魂的家屬。頂著炎烈天氣,在雜貨店前守候,我和侄兒駕了車到附近逛,車子開出公路,往前走,過了吉攆河的橋,才知道是來到了州界,屬於吉打,霹靂和威省交匯處,我們算是踰越了三州的內陸。
到了下午兩點才輪至我們坐在觀音娘娘前和一個中年婦人起乩,弟弟因氣候炎暑不支倒下,到客廳休息。我們一邊牽掛一邊點香問魂,婦人繞火念咒,不久魂附其身和我們一一對話。
媽,三年了,還好嗎。
好些。媽答,現沒受太多苦。
這是我和家人第二次問母魂,第一次是母親往生七旬,七七四十九天,那時是新魂,問不久,而且在陰府受苦。這次家人順便問二哥的魂。婦人念完咒附身其中,千交待不要步二哥後塵,自尋短見,十八層獄,打三十六板,板板痛入心扉。現在好一些,和母親一起。
雨落在廟前鋅板,父親大碗公的米苔目已空無一物,閉著眼睛在抽菸。廟側水果販喜龍走過來問暄,不久錦龍從巷口遠遠走來,這些二十年前的友人,似乎隔著時光對話。喜龍是少年時越野長跑的伴,現在女兒已成長,到俄羅斯念醫學了,錦龍是年少時韓江公會華樂團的團友,現改了名字,把龍換成隆,也成了四個孩子的父者。他們不約而同問起我的近況,我說,老樣子,一個人。
昔友問我回鄉有事辦嗎,我說,母親往生三年,回來看看。雨,不濃,疏疏沾在父親,我和舊友逐漸光落頭顱上,涼涼的。
2
午後醒來,弟弟從家鄉打來電話,從聲音中可聽出是處於一種氣憤的情緒,一種想找個空曠地狠狠吶喊的音波。弟弟說,父親在家板了臉色看,心裡十分難受,以為賦閒在家不出外謀事,不知道自己在調理體內病狀。我擱了電話,撕下擺在書架上的日曆,看到立秋的氣節已依序到來。不久,聽到窗外屋瓦傳來敲打的回音,滴滴落落,是一場急緩不定的午後雨。
晚天前,我到十七區吃經濟飯,馬鈴薯,苦瓜和菜心配白飯,坐在雨剛停的巷街,人潮不多,地上還有明顯的水漬。
下車前,我的左腳姆趾仍痛,圈在一小局部的痛,倒是叫我走出了十天搖晃的步伐。前些時候右腳姆趾給我經歷了痛的氛圍,現在左腳似乎延續痛的詮釋。一步步走過舊店舖,經過潘碧華買水果的販檔,孫彥莊撐傘打包的涼水檔,陳志鴻坐著喝過的糖水檔,周圍景色緩和,含著飽和的濕意。
弟弟在電話中托我向父親說說理,不要再板著臉。我在電話中聽得出他給父親的三言兩語擊到了心扉。等他平伏心情後,我說好吧找個時間向父親說。不過,我沒告訴他自己也在養病,在一望無親的城中一隅,一步一步看著自己行歪的腳姿。
在茶桌吃著苦瓜,熟悉的鮮果檔小販嫂一邊搬著桌椅,一邊問我走路怎麼歪歪了,我說,腳趾痛風,在養傷中。她搬好桌椅,坐在我右側說,最近幾天沒有胃口,幾天了,嚥不下飯粒。
怎麼了。我問
父親過世,剛辦完喪禮。她說。
多大年紀。
八十二。
家裡子孫滿堂吧。
多想父親可活幾年。
家鄉在哪裡。
新古毛。
我說前幾天剛和友人到新古毛逛,感覺很好。小販嫂聽我說到過新古毛,忙著介紹著大街有一檔印度煎餅很好味,如果再走一趟記得品嘗。
鮮果檔牌子漆了幾行字,楊桃汁,橙汁,酸梅水,菊花水,還有生魚粥,雞絲粥,豬肉粥,一碗碗騰出香味,也引來了食客。不遠處可看到雞粒炒飯的檔口剛擺好,相熟的飯販忙著弄爐生火,忙著側耳聆聽周圍好幾個客人叫飯,平時沉默的飯販後來聲音啞了身體轉弱,可是在爐灶前炒飯卻仍是十足的勁。另一邊不遠處可看到一個穿著森林軍服,涼涼無袖T恤的女孩在檔前打包雞絲粥,膚色白皙透紅,戴著耳機在聽歌,從側面看到少女腰圍像削好的葫蘆,托出了春色年華,一身健康,輕巧幾步就可跨出的巷弄,對照我倒要一步一步拾著走,多嚮往女孩擁有的光陰。附近可看到的三間莊豬肉丸粉,幸運海運餐室,華昌茶餐室,發中發飲食中心,好好景咖啡店……一間間食舖在天晚交際之間,溢出了人群。弟弟身體不好,多年在外難覓一職,做散工,守廟堂。早些時間,在城中一隅各自生活,許久見一次面,都在十七區餐室聚,吃著松魚頭,邊吃邊說好味,也許平時吃不好,投入了心在吃。後來回鄉養身,父親看他仍覓不到一職半工,也許替著孩子急。我跟弟弟說父親已在晚年,嘴可能比較叨。
再過兩個氣節,處暑和白露,就到秋分,月色分明,照透一世景物。月光依昔,時光於我,卻從此不一樣了。●
自由時報-970716
下一篇:【藝文賞析】手機鈴聲 惡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