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如果發燒,更是火上加油,令人不適。
發燒是體表散熱功能失常所致,人是恆溫動物,正常情形下,不論外界氣溫如何變化,體溫始終保持在36.5℃至37.5℃,如果低於36.5℃,表示體內產熱能力不足;如果高於37.5℃,表示體表散熱功能有問題,或腦內體溫調節中樞發生故障。
中醫把發燒分成二大類別,一為外感發燒,一為內體發燒。
外感發燒,不會單獨存在,經常伴隨一些其他外感症狀:如感冒或衝氣虛(體表的免疫功能)的人感受風寒,體溫不能外散,以致熱凝體表,引起發燒。
此類發燒必伴隨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頭痛、氣促、口渴、全身痠痛等症狀,有時上述症狀全有,有時只有2至3種,視患者體質強弱,及發病輕重程度而定。
病毒感染影響腦內體溫調節系統,亦會發燒,如現在流行的腸病毒以及中醫流行病學上的瘟病等。
另有內傷發燒,中醫又稱陰虛發燒,古書上說:「陰虛生內熱。」類似西醫無名熱。此種發燒,亦有二種類型,一是午後熱,患者每到午後,漸漸燒起,至傍晚體溫較高,至夜間12時後漸漸消退。在發燒期間,患者體溫經常維持在37.5℃至39.5℃之間。另一類是熱無定時,患者勞累時,或睡眠不足時,即發燒。
理論上說,發燒一定會口渴多飲。但以上二種發燒,只會口乾,但確不欲多飲水,且只見單純發燒症狀,不見其他兼症。
有關治療,第一類只要把外感病治好,發燒症狀自然痊癒。第二類發燒必須滋陰,如增加體內水分或減少水分代謝,兼清熱用步施治,方克有濟。常用的處方有地骨皮飲,或苓連四物湯,或清骨散;三方均治陰虛發燒,但臨床須視症狀輕重,體質強弱,脈象、舌象加以定奪。
另陰虛發燒,千萬不可用冰枕或冰敷退燒,因為此種發燒,是由於體內腺體分泌不足,或血液含量不拘,若以冰敷退燒,血液循環及腺體分泌更加遲滯,必會引起身體更大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