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7 23:08:46 落葉之楓

【藝文賞析】 野菜三千

【藝文賞析】 野菜三千 
 
  2008/7/8 | 作者:◎曾郁雯/文‧攝影
 
 
  每次我一到三千院,也喜歡坐在迴廊上看園中的洄流游魚,春天賞櫻,秋天看一片片楓葉像星星一樣落在水面,無聲無息,只有旅人壓低聲音的喃喃細語,要不是地板實在太冷,真想就這樣一直坐下去。

在日本京都旅行多日,頓覺周遭極致的優雅景物甚為拘束時,我就搭車前往洛北的三千院。

因路途往返有些遙遠,只得早早出門,在乾淨的公車上搖搖晃晃,打個盹,睜開眼,滿山翠綠的北杉就在車窗外筆直聳立,空氣也換了顏色,川端康成筆下的《古都》換了場景,一樣令人神往。

下了公車走進「大原」的田野,彷彿回到小時候去郊外遠足,踩著田邊小徑,在天光與水光間穿梭往來,那時最怕一不小心把鞋子掉進田裡,就得踩到爛泥巴中拔鞋子,回家免不了挨一頓罵。

大原女頭上束白布巾,身著白色上衣,外罩黑袖衫,綁著紅白細帶,腳踏草鞋,頭頂木炭或農產的模樣,已經變成日本婦女勤奮的象徵,從海報上就可以嗅到淳樸的古風,現在也變成當地的著名祭典。

不論哪個季節到三千院,我都喜歡!穿過平坦的田野,路邊農家栽種的青菜肥大壯碩,芍藥雖不似牡丹那樣貴氣逼人,在郊外野放反倒清新脫俗;青楓也不像紅葉那樣放任燎原,葉葉分明,青春永駐,無視秋天的來臨。

上山的路順著「呂川」河畔,沿途都是販賣當地農產的攤販,竹籃上的紅色大根(蘿蔔)配上青綠菜葉,鮮黃果子伴著艷紫梅子,對比強烈,充滿季節感。除了新鮮的野菜和各種漬物,現烤的白色丸子〈麻糬〉表皮微微焦黑,不斷散發混著醬油與米香的誘人氣味,坐下來吃一串剛剛好,再配一杯綠茶,充分的飽足感與幸福感,讓旅人稍事休息之後,又能精神抖擻,起身上路。

隨興逛完市集,三千院的山門在望,脫了鞋進入正殿,踏上光可鑑人、不染塵埃的木質地板,從腳底沁上的涼意頓時讓人滅絕三千煩惱,日本人最喜歡安安靜靜坐在迴廊朝向外面的「聚碧園」,一批人坐一批人等,沒有一絲火氣。每次我一到這裡,也喜歡坐在迴廊上看園中的洄流游魚,春天賞櫻,秋天看一片片楓葉像星星一樣落在水面,無聲無息,只有旅人壓低聲音的喃喃細語,要不是地板實在太冷,真想就這樣一直坐下去。

這裡的水來自北側「律川」,和南側的呂川夾抱著整個大原,為這兩條溪命名的「圓仁」就是平安時期入唐僧「慈覺大師」,西元九世紀回到日本看見三千院附近的山林景色秀麗,決定在這裡建立「聲明」道場,傳入天台宗大原流,開啟日本的佛樂梵唄,同時也影響日本的音樂,包括淨琉璃、音頭、盆踊甚至演歌。三千院一帶還有淨土宗的寺院,兩宗並存。

院內彎曲蜿蜒的廊徑將一間一間建築連接起來,每一個轉彎都帶給旅人無限驚喜。三千院最著名的往生極樂院,整片青苔如綠色絲絨,和上面的北山杉連成一體,被形容成「杉苔的大海原」,這座安靜韻致的古老建築是藤原時代高松中納言妻子真如房尼削髮出家後,遠避塵囂終老一生的地方。

因為位居京都北境,三千院有些偏遠,有一次我竟然流連忘返,待到天快黑才下山,神奇的是下山途中竟然還與上山的旅人擦肩而過,大概因為既然來到京都,再遠再晚也要到三千院一遊吧?為何大原既是梵唄的發源地又孕育出堅韌豐碩的大原女?

古代的大原曾以「里子」制度聞名,因為生在京都城內的皇宮貴族、鉅商富賈常將孩子託給大原農婦養育,太過養尊處優的環境容易養出瘦弱萎靡的小孩,不如讓這些孩子在大原寬闊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所以大原的農婦常以養育上流社會後代為榮,她們將這些貴族的孩子細心照顧,間接也受到皇親貴族的影響,連說話的用語都帶著宮廷氣息,和一般的農村完全不同。大原的男子也經常入宮工作,享受免稅的特權,他們為了感謝佛菩薩恩惠,至今仍在村中舉行「御赦免地踊」,以歌舞來表現對佛菩薩的感恩。

原來大原這片土地曾經擁有這般的文化淵源,種出來的野菜特別欣欣向榮,難怪每次一想到三千院,寺廟的印象總比路上的花草景觀模糊,如果錦市場是京都人的廚房,大原的野菜應該是京都人的原始力量,小時候看大力水手卜派一吃菠菜罐頭就力大無窮,無攻不摧,無所不能,實在太過神奇,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菠菜工廠贊助的卡通影片,幸好大原的野菜是真實的存在,一念三千,野菜三千,咬著醃製的大根,苦中帶甜的脆勁,才是旅人最難忘的滋味。鵱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