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型肥胖者容常見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北市聯合醫院中醫師顏志誠表示,肚子大的肥胖者,常見有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壓的「三高」問題。中醫認為,這類體型者多屬於「痰濕」體質,身體的循環、消化系統,代謝廢物的機能都會受影響;屬於熱、痰、瘀現象,造成心血管疾病發生。
中醫師顏志誠表示,除了中心型肥胖者容易有心血管毛病,其他久病患者如糖尿病患會逐漸瘦下去,當虛到一種程度,也可能會有各種心血管疾病出現。
中醫辨證調理上,針對有下肢水腫、身體腫現象的「肝腎不足」者,應予以補腎,改善循環代謝作用,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脾虛氣弱」者多見有消化代謝、分解吸收上的問題,造成血中高血脂、高膽固醇現象,可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或黃耆、黨參類加減。
「痰濕蓄水型」者多見血脂高、身體腫,應予以袪痰利水,可用五苓散、防已黃耆湯或海藻加減。「血瘀型」者多見身腫,關節有痛點,舌頭有瘀斑,血液循環差,應活血化瘀,可用身痛逐瘀湯或血府逐瘀湯加減。
「肝膽濕熱型」者則常見於常應酬喝酒者,情緒壓力大者,應採取疏肝利膽法,加強肝膽腸胃循環,可用大、小柴胡湯或茵陳蒿湯調理。「腸胃溼熱型」者多見有便秘問題,屬於內熱,應採取清熱通便原則,可用大、小承氣湯調理。
穴道治療部分,顏醫師指出,可取手三里穴調腸胃,豐隆穴袪痰,腎俞穴調腎循環代謝,以及太衝穴幫助清肝熱。預防心血管疾病,醫師建議,應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少吃精緻、加工食物,選擇天然食物較好,並均衡飲食。
中醫師廖寶彩指出,傳統中醫療法有許多改善內臟脂肪方式,如山楂、澤瀉可以消除油脂,針灸肚臍周圍穴道也能發揮作用;另如取水分、天樞、氣海、大橫、關元、中脘等穴做穴位治療,可增強胃腸蠕動、改善腸胃道吸收能力。
氣虛體質的人可用黃耆、黨參等藥材來補氣,需增加身體的代謝能力,一般人則用桂枝、麻黃來控制食慾,不過,她強調,最好用運動的方式來減少內臟脂肪堆積,如走路、跳繩或仰臥起坐等腹部運動都是不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