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銀髮族以為自己有失眠,其實可能只是因為年紀大時睡眠周期和睡眠結構與年輕時不同。
這其中以睡眠周期變化最讓人困擾,因為睡眠周期往前移,讓老人家會很早就想睡覺,但也容易過早醒來。此外,雖然總睡眠時間變化不大,但睡眠結構隨年齡增長而改變,淺睡的時間逐漸拉長,深層睡眠的時間反而縮短了,這也造成銀髮族常會抱怨睡眠品質不佳或「睡不飽」。
另外,有些長輩因社交活動減少或疾病等原因,躺在床上的時間大幅增加,但真正入睡的時間卻反而減少,導致常常抱怨「睡不好」,這些都是老年人較常發生的問題。
失眠是一種主觀的睡眠問題,不能用絕對的睡眠時間來診斷或定義。我們一般所說的睡眠問題通常是指下列四種情形:難以入眠、睡著後又容易醒來、過早醒來後便不易再入睡或早上睡醒時仍覺得疲倦和沒有精神。
短期失眠主要與生活壓力、有煩惱的事情或環境變化有關。若失眠持續超過3周以上,就算是長期失眠。長期失眠原因相當複雜,包含原發性失眠、身體疾病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藥物或物質濫用等方面,甚至可能是多種原因共同造成。
若慢性失眠問題已影響日常生活,如白天嗜睡,或因失眠造成焦慮、煩躁或易怒等情緒問題,甚至導致認知功能減退時,就需要去找醫師評估治療了。
經過醫師詳細評估後,如果沒有發現特殊影響睡眠的原因,治療上是以調整睡眠衛生習慣為第一步,必要時輔助其他方式或使用藥物。
在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醫師可能會建議短期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因老年人藥物代謝速率較慢,一般起始劑量常較年輕人為低,並在服藥過程中請定期追蹤、評估藥物的療效及副作用。
傳統的安眠鎮靜藥物並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容易產生身體的依賴性、使跌倒骨折率升高、體能衰退甚至認知功能受損。最後提醒大家,藥物使用仍需配合睡眠保健原則,改正可能影響睡眠的行為及環境因子才能發揮藥物最大的功效,才能「夜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