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因小失大集》 觀我朵頤 凶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因小失大集》 觀我朵頤 凶
2008/8/26 | 作者:一拙
這是《易經‧頤卦‧初九爻》爻辭的話,原文是:「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頤」是卦名,是下「震」、上「艮」兩個半卦結合而成的,就它的卦象來看,象極了張嘴露牙,垂涎欲滴的饞樣。我在拙著《易經卦爻辭考說》裡,是這樣解說的:「外卦艮,艮為龜;初爻為下震之體,恰好是一覆震,所以說『舍爾靈龜』。艮為觀;朵,動也。人食物則頤動,初應在四,四當頤中,所以說『觀我朵頤』,這樣的情勢應以吉論;然而『凶』者,是因為艮、震相反覆,形成內動外止的卦象,這是宜靜不宜動的象,今亟欲躁動,故凶。案,《周禮‧←人》記載說:「掌取互物,以時簎(以魚叉刺取魚←也)魚←、龜蜃,春獻←蜃,秋獻龜魚。」又案,《爾雅》卷十〈釋魚第十六〉云:「一曰神龜、二曰靈龜(注:涪陵郡出大龜,甲可以卜,緣中文似←瑁,俗呼為靈龜,即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三曰攝龜……」因為龜甲可以作卜筮的工具,龜肉可以吃食,所以古人乃有吃龜的習俗,《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的『食指大動』正是這一故事的箋注。
船山先生《周易內傳》說:「觀人朵頤,未免慝煞卑賤了,卻還要說什麼不足貴的渾話,那是《易》道不為賤丈夫謀的關係。譬如阮籍、嵇康等所謂『竹林七賢』之流,都以沉醉相尚,自以為高人一等,哪裡還想到《易經》這『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的話?至於王融生前經常怨悱不滿的嘆氣話:『為爾寂寂,令鄧禹笑人。』更是朵頤取凶之道,何止不足貴而已?」王融,字元長,曾祖弘、官至(南朝)宋的太保;祖父,名僧達,官中書舍人;父親,道琰、廬陵內史,母親是大文學家臨川太守謝惠連的女兒。他的書,就是母親教出來的,所以他從小就以文才稱譽宇內。家庭背景如是,自己的名望如是,哪有不自負自驕的呢?有一天,在他的堂叔王僧祐家,遇見了沈昭略,昭略不認得他,卻頗為他的丰采所引,便問主人:「是何少年?」王融竟然憤憤不平地說:「我嘛,是那一輪出於扶桑入於暘谷,照曜天下的日頭,你居然不知,真是無目者也!」昭略歉然,說:「村夫俗子不知許事,乞諒;請吃蛤口吧。」王融乃鄙夷地說:「《易經》上說:物以群分,方以類聚。你生在東隅,居然也知道愛吃這東西,了不起呀。」他是這種躁於名利、自恃高人的人,一天到晚就想三十歲以內晉封王侯。及為中書郎,入直中書省,夜常拍桌歎息,說:「為爾寂寂,鄧禹笑人。(意思是:這樣的冷清寂寞,搞不出一點名堂,真要被二十四歲就作到漢朝開國元勳的鄧禹恥笑了!)」有一天,路上塞車,他槌著車壁說:「大丈夫車中乃可無七尺,車前豈可乏八騶?」那是要有為他鳴鑼開道的隨扈排場了。於是,一心追求功名利祿。其後,齊‧武帝崩,他擁戴竟陵王‧子良,而武帝卻傳位給他的太孫鬱林王;鬱林王一即皇帝位,首先處置的就是下詔賜死王融!死時纔不過是二十七歲的青年而已。史說東海人徐勉是一名士、是王融的偶像,融請人引見;徐勉不肯,說:「王元長雖有大名,但輕浮躁進,終將及禍。」
其實,王融的學生虞羲、丘國賓也知道非敗不可,所以當王融最欣賞的另一學生魏準來鼓動他們追隨老師立功時,他們說:「竟陵才弱,王中書無斷,敗在眼中矣!」不觀人朵頤,不隨之起舞,則胸中自有主宰,自能智珠在握矣。不然,像王融固然死於非命,魏準也因為被調查局傳喚而嚇死,死時全身發青,人說是膽破而卒。
佳餚美食,不過滿腹;口舌之利,不過逞快一時。您不能忍嗎?凶!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