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曆九月七日(農曆八月初八)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陰氣漸漸地重了,容易引發胃腸道及呼吸道疾病,臺北縣立醫院中醫師鄭昌賢提醒大家注重飲食、養生,過個健康快樂的中秋節。
中醫師鄭昌賢表示,過了白露之後,清晨的露水一天比一天的厚,凝結成一團團白白的水滴「白露」。然而台灣白天的氣溫仍是相當高,於是有「秋老虎」的稱號,夜間的氣溫則有逐漸降低的情形,日夜溫差逐漸增加;且此時大氣中的溼度也逐漸由「潮濕」轉向「乾燥」,讓人喜歡多食冰涼飲品,導致脾胃無法正常運化,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
這個節氣的飲食養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中為主,因而中醫有「夏天(清)補心,長夏(淡)補脾」之說。古人說:「秋粥宜人」,可以多食清淡而健脾的粥品,如糙米粥、地瓜粥、小麥粥、淮山粥等。
另外,也由於氣候逐漸由「潮濕」轉向「乾燥」,因此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唇乾、鼻乾、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這就是俗稱的「秋燥」,預防之道,首要注意水分的補充,皮膚乾燥的,可以擦乳液或適當服用一些滋潤生津的食品,例如木耳、沙參、麥門冬等。另「秋燥易傷肺」,故有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朋友也要特別注意呼吸道疾病發生。
在精神情志、生活起居、運動導引方面,應注重「和」字。入秋後,肺氣虛者對氣候變化敏感,促使中老年人心中引發凄涼、垂暮之感,容易產生抑鬱情緒。因此,對中老年人來說,應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養成樂觀開朗,淡泊寧靜的性格。可結伴到公園散步或郊外登山健行,既可調養精神,又有強身健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