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師已經很年邁了,皮膚布滿標示年老的斑點痕跡,但握刀的手仍穩又有力。
攤開薄紙,上面印了好些個馬老師的篆刻,多是刻給友人的:「家在揚中太平洲」、「中朝翰墨」,也有些只刻人名。那些章分別屬於一個人、一個想法或一個外人不知道的故事,老師一刀一刀將其深深刻印上去。大多數章的意涵我們都不明就裡,只能對那些特殊的大篆字體發出讚嘆。
大篆字體不同於一般楷書,筆畫多是彎曲線條,如此一方小小印章竟能安置數個文字的圓滑線條,且互不踰矩彷彿經精確測量,實在難以想像這些全是用一柄扁刀一筆一畫刻出來的。
我們也各分到一支刻刀、一張砂紙和一個印石。刻印之前須先將印石磨平,同學討論著自己想刻的字,從古文字典中找出大篆字體並抄寫在描圖紙上,接著再把紙翻過來,照本宣科寫上印章打底。這個步驟很容易出錯,雖然大篆字體已經超越我們對一般字體的認知,更接近圖形,仍有幾個同學刻了幾刀後發現反了,然後刷刷刷地在砂紙上磨掉錯誤。
我仍遲遲無法動刀。第一次刻印章,到底該刻下什麼呢?
同學們選好「平安」「吉祥」等字,也有人刻名字送給即將生日的姊姊,我想起友人即將出版新的小說集,書名正好二字,遂查了大篆書寫筆畫,在印章面劃下中線一分為二,將書名左右填入。
選擇陽刻法,將鉛筆線條以外空白仔細挖去,還留了個邊框,恰恰將兩個字體完整框住。初拿刻刀,遇到好幾個筆畫轉彎總是出錯,挺挺削去原本應該圓滑的轉折,我苦著臉求助老師,不想因為一個失誤就磨掉整方印章,還好馬老師笑著說:「沒關係,都可以修的。」
旁邊同學伸過頭來看我刻什麼,見是一個普通名詞,笑著問我怎麼會想刻這個?我解釋這是一個好友即將出版的小說名,想要刻好送給他,做為他新書發表的小小賀禮。想不到同學笑得更深,說刻書名做什麼呢?有什麼意義嗎?還說應該刻「某某藏書」之類不是更有意義?
我剛完成印章上一個字,還剩下一個字,此刻正好是個中點,同學的話卻讓我停下刻刀,猶豫著是該繼續,還是磨掉重來?
有什麼意義嗎?一時之間我竟回答不出。我們在此學習刻下人生的第一顆印章,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似乎就要充滿意義;例如,看起來「藏書」二字就比書名有意義,或是「平安」「吉祥」也因為本身的意涵而深具被刻印下來的意義。
我確有動搖之意,但仔細一想,那書名本身沒有不對,我想致贈表達祝賀的心情也沒有不對,既然都沒有錯誤,為什麼要磨掉重來呢?
或許同學並不了解這個章的意義,但對於我,親手完成,並連同祝賀一起送給友人,不已是最大的意義?
轉彎處差點岔離初衷,還好確定心念,我拾起刀,繼續未完成的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