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去旅行
【藝文賞析】去旅行
2008/9/7 | 作者:周芬伶
近十年來大家都賺了一點錢,加上交通發達與文化交流快速,流行起了出國旅行的活動。大人出國去休假充電,女士們出國買精品,小朋友出國遊學,有些人甚至喜歡在過年時出國避避風頭,一時好不熱鬧。
我也曾是個愛好旅行的人,這幾年曾到過巴黎、西班牙等地。但是在他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總是那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
我在巴黎曾遇過一群窮得像老鼠的流浪學生,他們卻只想窩在巴黎,過過當巴黎人的癮。我也曾在西班牙跟其他團友被人招待到高山上共賞星光,在月光下聊天,然後為某位不相識的朋友歡唱生日。這些自遠方來的朋友,讓我漸漸懂得什麼叫做旅行,還有它與觀光之間的差別。
現代人為了方便跟安全的緣故,許多人放棄了旅行,選擇了觀光,大概是因為我們對顛沛流離的生活感到恐懼。但在國外遇到的那些旅行客好像空間的行者,他們從來不多作周詳的計畫,他們抵抗著不同地方對他們的改變,也接受這些改變。
活在過去農忙的時代,人其實活在四季之中,規律的與大自然同步作息。基督教徒活在創世紀的七天之中,與神共存。而現代人看似好像也同樣活在一周的循環之中,事實上我們可能只活在同一天裡面。
伍爾芙的戴洛威夫人照三餐換插花瓶裡的花朵,陷入無止盡的家事之中,喬伊斯小說中的人物也只能遊蕩在同一個下午的都柏林街頭。他們都在同一天的家事跟遊蕩之中旅行,生命無法延伸超過一天的格局以外,難怪久而久之變得如此麻木。我們接受了西方人的生活後,也可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也許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活在當下的旅行觀。
活在當下是我們在時空剖面截下一完美的切面,可是裡頭卻含有綿延不斷的整體。活在當下告訴我們生活存在於此刻,我感覺不到我存在,我不算活著;我把握不住此刻,我不存在。我想像中的當下,是真實的一刻、神奇的一刻,也是被祝福的一刻,寫作、打坐或行善都會給人帶來同樣豐富的釋放感,令人的內心感到自在而充實,腦袋毋需用力就有音符、美景不斷流出,像川流不息的筵席;外在的時空還有一切因果都在善念與庇蔭中,無限對著我們開展,讓我們得以在上天的微笑中永恆旅行著。
(作者為東海大學教授)
來源:人間福報
++++++++++++++++++++++
上一篇:【藝文賞析】想念的滋味
下一篇:【藝文賞析】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