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2 16:00:03 落葉之楓

【良言‧善言‧結好緣】靜思語970912

最折磨人的是心靈的煩惱。

 

人要懂得善用金錢,不要被金錢所利用。

 

遭逢逆境莫埋怨計較,否則苦中再造苦因,苦苦相連無了時。

 

單純、平安就是幸福,人往往把單純的事扭曲得複雜,如此,只是平添煩惱。

 

日常生活間,無一不是精進之時,勤行菩薩道,莫讓心田空長雜草。

 

有互愛、有感恩的人生,就是可愛幸福的人生。

 

佛教讓人了解因緣果報的觀念,因而懂得自我規範言行,是社會上一股穩定人心的力量。

 

唯有無怨無悔,才能有持續精進的勇猛心。

 

所謂有福的人,是指除了心中擁有滿滿的愛,還能很甘願、歡喜的付出,並用虔誠感恩的態度去幫助受苦難的眾生。

 

布施的意義不在有形的物質,而在虔誠的心。

人生的目標必須培養端正的品格,發揮良能為眾人服務,而非追求私欲的滿足和享受。

 

有智慧的話可以解人心結、化人煩惱,讓人心生歡喜。

 

人若不懂得孝順,做再多善事也不能算是好人。

 

若能以真誠的愛與人相互關懷,就可以廣結善緣。

 

執著行不通的路,就會陷入人事的煩惱而無法解脫自在。

 

感性應重於理性,因太過理性缺少感性,這種冷漠的人生使人失去前進的動力。

 

感性與理性,在佛教中即是慈悲與智慧,二者不可偏廢。

 

以平等心尊重人人的佛性,也以平等心感恩別人的付出。

 

真正具有愛心的人,自然能由慈悲生出智慧。

 

學佛道上不要輕視自己,要感恩別人。

 

 

學佛最重要的是照顧好自己的心,付出愛的行動。

 

能達到忍而無忍的地步,才是真正的超脫。

 

貪字不小心就寫成了貧,貪心不足,心靈貧困的人生真是苦不堪言!

 

擴大愛心止息紛爭,才能創造光明的未來。

 

要將習氣修改之後成為有品格的人,才是名符其實的菩薩。

 

惡習累積惡業,修正習氣要果決明快,如退仇敵。

 

修行是自己在修,做到謙讓寬容受人愛敬,也是自己所得。

 

能尊重所有的人,自然也得到人人的歡喜與敬重。

 

要修正自己的習性,必須借助「鍊」的工夫。

 

人生的陷阱莫過於欲,欲門一開,清淨的心就被污染了。

想追求人生的真理,就要開啟自性的智慧;要得智慧,必須先掃除煩惱。

若能培養慈悲心,對人對事就不會計較,自然就沒有煩惱。

 

真正的認錯是真切地改過,否則就永遠錯下去了。

 

修行要照顧好自己的心,而不是靠別人一再叮嚀、提醒。

 

光是能幹沒有用,能幹而太霸氣,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能以身作則使人事圓融,對團體並非好現象。

 

能幹不如苦幹,苦幹不如明幹--很明理地做事。

 

天天發好願,時時自我鞭策,人生才會過得豐富充實。

 

我們要抱持修行的心去除心中的雜草,好的種子才能成長茁壯。

 

要以智慧面對生活,若鑽牛角尖與人計較,人事就會變成是非。

 

時日不斷流逝,人生中善惡業的種子,亦不斷累積。

 

能和氣互愛,自然就可以合心協力。

信實誠正,是內心世界的修養;慈悲喜捨,是用在人間的方法。

 

愛別人之前必須先愛自己,安分守己,照顧好自己的心。

 

向惡的心會毀滅一切,向善的心就能美化人間。

 

時時刻刻調整自己的身口意,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謂奉獻,不是把多餘的給人家,而是連自己不可或缺的部分都願意付出,這才是真正的奉獻。

 

佛教徒為臨終者念佛,是為營造安詳平和的氣氛,使大家的心都有依靠,臨終者也能安心地走。

 

宗教的目標就是引導人透徹生命的真諦,把愛的範圍擴大,則面對無常時就不會掙扎痛苦了。

 

人生最煩惱的是相互敵對,瞋火一燒,則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用溫柔的心去愛孩子,也要用同樣的心去愛老人。

 

啟發佛性一定要從大愛著手,為眾生付出良能,才是人生的價值。

 

 

來源: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