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5 22:53:51 落葉之楓

【藝文賞析】繼承和創新 ◎張放 文學週刊.第七九O期

【藝文賞析】繼承和創新 ◎張放 文學週刊.第七九O期
 
 刊載日期:2008-09-14  
 

 《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接見賓客,史官在旁記錄。客人走後,李世民問史官記什麼?史官說皇帝說什麼,做什麼,就記什麼。李世民向他要來看一看,史官拒絕,說沒有這個規距。這就是我國史官的傳統,史官是獨立的,不服從於皇帝,這是最大的監督。
封建主義到了晚唐五代以後,便開始腐朽沒落,史官已不存在,正史寫得概念化,沒有真實性。只有民間的筆記,才會尋到歷史的真相,如果研究明史,很多問題越看越糊塗,而只能從《萬曆野獲編》、《湧潼小品》中,才會看出當時的生活現象,那是有血有肉的活的歷史知識。
傳統是客觀存在,從每個朝代歷史階段來看,文化傳統也隨著時代、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我國從漢唐以來,不斷吸收外來的文化。外來的有價值的文化,經過消融,便豐富了自己,有些人害怕變質,其實不必緊張,吸收了外來的文化是會中國化的。
佛教傳到中國,也中國化了。中國的宗教觀念比印度淡薄,注意實際,要解決實際問題,平時不拜菩薩,有災難了、有病了,就拜了。
過去私塾唸一本書,叫《惜字全文》,很有意思。裡面包括為人、處世、歷史、地理、動物、植物、醫藥、衛生等等各方面的知識。開頭兩句話,「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非常科學,而且高明。
沈括《夢溪筆談》上說:書法如何創新也離不開文字的基本結構,以及審美觀念,假使你寫得和古人一樣,就沒有意義。譬如你學梅派青衣戲,即使唱的跟梅蘭芳一樣,也是「假梅蘭芳」,沒有價值,從事藝術,必須有所繼承,有所創新。
凡是關心俄國文學的朋友,都瞭解蘇聯建國初期,「拉普派」(註)全盤否定過去的文化,號稱創建無產階級的文化,後來受到了批判。正如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號召「打倒孔家店」,消滅文言文一樣,這種一分為二的形而上學是絕對錯誤的。
五四時期「打倒孔家店」,矛頭實際指向宋代以來的理學和禮教,當時沒有任何人反對過孔孟,包括陳獨秀、魯迅在內。中國的封建時代的文化,雖有糟粕,也有精華,如從先秦起就有文字記載用人之道,提出了「愛而知其醜,憎而知其善」,這就是封建時代留下的可貴的文化。
作為一個思想家、教育家,他確有不少卓越的見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絕非誇張的話,孔子說「毋忘、毋必、毋固、毋我」,便是要客觀地看問題,不要主觀性。他還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完全是科學態度。《禮記.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從思想到行都有一套準則,概括得很完備。這與封建主義提倡的信仰主義完全相反。孟子、荀子大力地發展了孔子的學說。
歐洲文藝復興,就是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恢復希臘、羅馬現實主義精神。沒有文藝復興,就沒有後來的歐洲文化,我明清之際以顧、黃、王為代表的新思潮也相當於歐洲的文藝復興。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他反的是封建沒落時期宋代以來產生的理學和科學制度,保衛和恢復孔孟之道,這是了不起的運動。
吳敬梓說,「讀經(也就是恢復儒家傳統精神),是性命根本之事。」它是否定變了質的儒學,要求恢復孔孟的本來面目,這是海峽兩岸文學作家應當反思的課題。
註:拉普,「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盟」的簡稱音譯。成立於一九二五年,在團結無產主義作家起過一定作用,從未有人篡奪領導權,否定文化遺產,排斥非黨作家,採取命令主義。一九三二年聯共(布)中央作出決定解散「拉普」,成立了蘇聯作家協會。※
 

 


來源:更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