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無主果樹 可摘食否?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無主果樹 可摘食否?
2008/10/9 | 作者: 李蕙如
前陣子有則新聞,報導台中縣一名媽媽騎單車載兒子路過蓮霧樹,順手一摘,發現是有主果樹後,又寫信認錯,並以四顆蘋果代之,卻未留下地址、姓名。果樹主人吳小姐感動得將蘋果供在神桌上。在這則新聞中,讓人看到誠實的美德。這種對善的堅持,確是日前社會中,極需宣揚的。以下介紹二則有關古人面對無主果樹時,所採取的態度,一則警愓,一則博君一笑:
在金天興二年(一二三三),蒙古兵臨新鄭時,元代理學家許衡與眾人從洛陽渡河經河陽返鄉,時值盛夏,眾人既饑且渴,途見路邊一梨園,便爭摘食啖以解渴,唯許衡獨自靜坐樹下乘涼。有人勸他吃,認為亂世梨園無主,摘幾個梨又有何妨?許衡卻說:「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深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的許衡,對於《中庸》裡的「慎獨」觀念是極為重視,他講究道德修養上的自覺自律,即便無人獨處之際,也要謹慎自守,而不能有所惰慢。他因此更進一步說到:「獨是自家心裡獨知處:好善惡惡,實與不實,他人所不及知,是我自家心裡獨知道這等去處;君子必要謹慎,以審其幾微。」(《魯齋遺書》卷四〈大學直解〉)他強調,慎獨的基本前提,是要做到分辨善惡是非,因此,梨雖無主,但是,心之主卻不能不加以正視。
另外,在《世說新語‧雅量第六》中也有一段相關「無主果樹」的記載:「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是竹林七賢之一,出身魏晉高門琅琊王氏,生活環境優渥的他,見聞自然比一般同齡小孩豐富,所以,當其他同件都爭相地摘取李子時,王戎卻表現出鎮定的一面,並理智地分析出路旁李樹果實纍纍,必是苦澀才無人採摘,結果也確如他所言。當然此則故事重點不在道德了。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