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當地的食物 ◎白家華
【藝文賞析】當地的食物 ◎白家華
刊載日期:2008-11-04
一個人即使具有遠大的抱負、高超的理想,仍然必須從生活細節做起,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如果作息不規律、飲食習慣偏向於不健康,那麼,想要遂行其意志之貫徹,想要遂行其志業之完成,就會多出幾酗ㄖQ的因素。所以,「成央v的必要基礎,除了專業知識、人際關係、膽識與毅力等等之外,還應該包括正當的飲食習慣這一項。所謂「正當的飲食習慣」,除了要講求均衡的攝食、輕鬆愉快的用嶽薵^、儘量不要暴飲暴食、吃新鮮乾淨的食物等等之外,當地的食物,恐怕是最適合我們當地人來攝食的。
若以我誕生於斯、成長於斯的臺灣本島為例,包括番薯(地瓜)、白蘿蔔(菜頭)、糙米此三類,全都應當被我們自己視為珍寶才是!因為它們的生長環境跟我們自己體質藉以形成的成長條件是相同的,在我們身心的潛在記憶中,必定存在著比較喜愛這一些類型的食物之原始傾向。我們常用「山珍海味」、「佳餚美饌」、「齒頰留香」諸多成語來形容食物之甘美,只是有一個要點必須釐清的,就是能夠增益我們身心之健康者,才稱得上真正的「山珍海味」、「佳餚美饌」,否則,即使令人「垂涎三尺」、「齒頰留香」而且「入口即化」,也只是增加不健康之風險而已!
如果可能的話,能夠自己種植當地的食物,以供自己跟親友們食用,那就更為美好了。從最初的鬆土工作開始,你將更加瞭解當地土壤的特性,包括土質的軟或硬、肥或瘠;再到除草、施肥、防蟲、架枝防風等等階段,也都有助於你對當地天然環境的深入瞭解,而使你更像一個「當地人」;最後到了收穫階段,可以欣賞到這些自種自食的有機食物的飽滿光澤,然後在摘下後的第一時間裡煮食這些不含殘餘農藥的健康食物,嚐其鮮,攝其華,真是賞心悅目的事,而且有助於「身心環保」,無疑這是飲食享受的最高境界。
有當地的優質水源,才可以種植出當地的優質的食物;臺灣宜蘭的空心菜,擁有得天獨厚的溫泉灌溉的天然條件,而吸收了充足的水份與礦物質,而能夠生長得既壯且美,便是此一道理的一個佳例。
在這「地球村」的生命共同體的緊密關係中,我們或多或少會受到鄰近的他人(他國)之影響,使得環境生態的淨化、綠化及維護工作,成為全球必須通力合作的大工程;想要種植出健康的當地的食物,不但需要從健康的當地的土壤來維護起,更需要全球的共襄盛舉才可能達成;對於土地的濫墾,對於植物尤其當地的原生植物之濫伐,以及各種足以使得文明與自然失衡的人為因素,都是引起「大地反撲」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從「人禍」進而導致「天災」的咎由自取,豈可不做反省乎?
在我們的一生之中,我們賴以定居與工作的主要區域可能不只一個地方而已,我們在有生之年可能擁有兩個以上的「家鄉」,只是,當我們因為遷移而成為另一個地區的新居民時,由於經度與緯度的變動,氣候條件也會有所變動,於是我們的身心就會開始跟著進行調適,以便適應新環境裡的新氣候;當我們的身體機能或個人的體質調適不良而無法適應新環境裡的新氣候與不同的食物時,中國人就稱之為「水土不服」,嚴重者可能因為救治無效而喪命;如果情況相反,是可以調適過來的話,那就表示我們不但已經成它a適應了新地區裡的新氣候,而且還適應了那裡當地的不同食物了。
在《道德經》裡宣示有這樣一段文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能夠善用當地的土地利益,包括在當地種植出應時的新鮮蔬果來供給自己跟親友們食用,肯定,便可以充分享有「人法地」的智慧利益了!※
來源:更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