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夏末,德國文學大師歌德在他的八十二歲生日前夕,躲開將為他盛大慶生的威瑪居民,僅僅由一位山區視察員陪同,獨自來到伊爾梅瑙的基克爾汗山的一座狩獵小木屋。大師走到樓上的房間,在窗戶的左邊找到了他在五十一年前的初秋用鉛筆寫的一首小詩。老人反覆詠誦,淚流滿面,一面掏出雪白的手帕擦拭眼淚,一面以柔和感傷的語氣說:「是呀──且留停 旋如斯 汝亦將歇息。」沉默了約半分鐘,向窗外幽深的松林望了最後一眼,就離開了。六天之後,歌德在寫給音樂家采爾特的信上說:「我又看到了那首以前的題詩……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滄桑,有的東西還在,有的已消失了。成功留下來的我們看了很高興,然而那些在失敗中所忍受的痛苦,就都忘記了。」不到七個月,歌德果然應驗了他在小木屋重溫舊作的心情──永遠地歇息了。
這首讓大詩人淚流滿面的舊詩就是〈流浪者夜歌〉,雖僅短短八行,它的聲譽卻不在詩人的另一名篇,一萬兩千多行的《浮士德》之下。1982年,西德文化界為紀念歌德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徵求群眾關於歌德詩歌的意見,結果公認〈流浪者夜歌〉是最著名的一首──光是被作曲家譜成的樂曲就超過了兩百多首,還有不少學者專門為這首短詩寫過論文和專書,可見這首短詩受人歡迎的程度了:
流浪者夜歌
(尤克強/譯)
君臨群山之頂
萬方靜寂
睥睨莽莽叢林
汝聞
無一聲息
林中倦鳥皆安寢:
且留停 旋如斯
汝亦將歇息
原來在1775年時,二十六歲、意氣風發的歌德應威瑪公爵之邀擔任樞密顧問,主持公國的政務。歌德付出了許多心血,但沒想到宮廷的人事傾軋和保守勢力的阻撓,使年輕的歌德心力交瘁,幾乎不勝負荷。1780年初秋,歌德在基克爾汗山的小屋過夜,有感而發在牆上留下了這首千古名詩。詩人在這一個遠離塵囂的夜晚,也許感觸到自己不過是個滾滾紅塵的流浪者,無論當下活得多麼喧嘩,也終究逃不掉「萬方靜寂」的命運,那又何必過於汲汲營營呢?詩人把對政治的失望昇華為感人的生命哲理,留下了美麗的千年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