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水多寡,中醫認為可以初步了解病人的消化系統狀況,中醫師江裕陽表示,口中不清爽,則表示脾胃出問題,需注意保健。
江裕陽醫師指出,中醫說的「脾胃」相當於現代醫學消化系統。中醫認為,常有口乾、口苦、口臭現象,口水分泌太少或不正常時,消化狀況多有問題。若胃氣不降,即會引起噁心、嘔吐等氣逆現象;若脾氣不升,則會引起腹脹、瀉泄等症狀。
另從排便,亦可觀察個人的體質。江裕陽說,通常泄瀉如水樣清稀,腹痛、腸鳴、喜歡按壓者,屬虛、屬寒;而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黏黏稠稠,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而黃者,屬實、屬熱。慢性腹瀉患者,因泄瀉日久,則大都屬脾胃虛寒症。
這類民眾適量服用山藥,蓮子、芡實、茯苓,薏仁等,先將薏仁、芡實、蓮子加水500cc煎煮10分後,再加入山藥、茯苓煎煮,至薏仁煮熟為止。亦可加入粉腸、豬肚或與排骨同煮,以益精健脾;或與紅棗同煮,以補血、益心脾。
醫師強調,消化系統有問題者不可忽略負面情緒及壓力均是腸胃或健康的問題來源之一,臨床上疾病與患者情緒及生活習性有密切關係,心情開朗、樂觀患者,其病情改善通常較明顯。
中醫稱「心為君主之官」,所談的類似現在說的大腦。「心」放鬆了,身體細胞才能真正放鬆。故紓解壓力、預防保健,須從開心做起。「惡念」亦是身體毒素,一般人大多想藉由有形食物或藥物解決自己健康問題,吃了許多藥物及健康食品,卻未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