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陳彧馨旅札》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路上
【藝文賞析】《陳彧馨旅札》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路上
|
2009/01/13 |
【邊邊角角藝文論壇╱陳彧馨】
這句話,差不多就是我在維也納生活的寫照。
在仲夏前往維也納,據說剛巧碰上最熱的幾天,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在戶外走路幾乎是一種折磨。三、四點後,氣溫多少會降下來些,然後就要當心豆大的雨、甚或冰雹會不會突如其來乒乒砰砰落下,簡直可以媲美熱帶的多變天氣。
於是在維也納的時光中,時時窩在咖啡館裡,或著吹冷氣躲太陽、或著避雨閃冰雹。話雖如此,躲雨嘛,哪有什麼地方不能躲?可要是怕熱就是另一回事了。歐洲仗著一年陽光肆虐的時間不長,大半地方都沒有冷氣。地鐵沒有、電車沒有、大部分的公車也沒有,咖啡館更不用說,暖氣是有的,要冷氣可難。我試著尋覓心目中維也納最舒適的避暑基地,直到據說是08年維也納最熱的五月三十一號那天,才真正找到。
那是中央咖啡館。
雖然戴著遮陽的帽子,那天強烈陽光反射在鵝卵石路面上依舊刺眼,空氣悶熱到令人受不了,走在紳士街上,每走一步都有要融化在石子路上的感覺,雖然實在很討厭明明都在歐洲還要去美國速食店,但本來的確是想撐到也有冷氣的麥當勞喝一大杯充滿冰塊的低脂可樂消暑。
想是這麼想的。沒料到,行經也矗立紳士街上、氣派非凡的中央咖啡館時,咖啡館侍者正舉了一塊黑板、端端正正擺在門口,一臉神氣。忍不住多看了眼,上面寫著幾個大字「中央咖啡館備有冷氣,19度C」。如此您便可以猜到,在接下來炎熱非凡的維也納時光,我都躲到哪去了。
除了涼爽的冷氣、宏偉非凡的氣派、久遠的歷史與文人薈萃於此的故事,說到中央咖啡館,有個人實在應該要認識。一進中央咖啡館的大門,右手邊就會看見一個可愛的假人偶,模樣是蓄著兩撇鬍子的老先生。不特別說明大約不會知道這位老先生是何許人,老實說就算說了名字知道的人只怕也不見得多,不過他的一句名言您一定聽過:如果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路上。
是啦。雖然因為某個咖啡廣告文案的因素,讓這句屬於「Cafe Writer」 (在咖啡館書寫的作家)的名言在台灣紅到能令人耳熟能詳的地步,然而也誤導許多人以為這話是某個巴黎左岸的文學作家所言。其實這句話的原文來自假人偶老先生,奧地利詩人兼散文作家彼得‧艾頓柏格先生(Peter Altenberg)。 如果您進入中央咖啡館的官網,就會看到這位道地的「Cafe Writer」艾頓柏格先生的相片;又,如果您有興趣讀讀他的生平,那麼除了名言之外,您也會發現,彼得‧艾頓柏格先生的一生從發跡到死去,似乎也都與中央咖啡館完全脫離不了關係。
艾頓柏格未成名時,已然非常喜愛流連在中央咖啡館。特別是寒冷冬日,既然無處可去,家裡又沒錢使用暖氣,那麼艾頓柏格就會出現這裡,叫上一杯滿是鮮奶油、猶如街頭雪景的Melange維也納咖啡,就能享受咖啡館供應的暖氣,開始一日寫作。某日他一時興起寫下一篇詩文,竟然獲得也在場的某知名作家激賞,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正式開始執筆生涯。也許因為是自己一鳴驚人的發跡點,也或許是真的很喜愛這個地方,艾頓柏格自此幾乎成為中央咖啡館裡的活動傢俱,日夜伏案此處,以咖啡館為家。喜愛的程度到設立中央咖啡館為收信地址,到所有朋友都知道要找他不用去別處,來中央咖啡館就對了!
如果這還不足以證明他對中央咖啡館的喜愛,那麼看看這個吧。艾頓柏格也是在這裡,就在中央咖啡館裡,呼出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息。徹底貫徹「雖不能生在咖啡館,總可以死在咖啡館」的心願。
所以如果您也愛咖啡、也愛泡咖啡館,那麼哪天來到維也納時,請務必來中央咖啡館,點杯加了白蘭地有名的皇家咖啡,也順便來看看彼得‧艾頓柏格老先生吧。
「如果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原文(自然是德文):Wenn der Altenberg nicht im Kaffeehaus ist, ist er am Weg dorthin
附帶一提,艾頓柏格(Altenberg)的字面解釋是「老山」所以應該也可以說:當老山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吧?(笑)
(陳彧馨/'O Sole Mio‧邊邊角角藝文論壇成員) 本文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1點至12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