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出現潰瘍或出血,小心這是逆流性食道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院長鄭振鴻表示,這種疾病是因過多的胃、十二指腸內容物異常反流入食道,進而引起食道粘膜炎症反應,為一種常見疾病,其中以四十到六十歲的中老年為較常見。
鄭振鴻醫師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指出,逆流性食道炎屬中醫胸痛、胃痛、吞酸、嘈雜、噎膈等範疇,在古籍《黃帝內經·至真要大論》就有提出「本郁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諸嘔吐酸皆屬於熱」等說法,臨床上患者常出現噁酸、打嗝、返食等反流性症狀,或是反流物刺激食道而引起相關症狀,甚至肺部的炎症出現咳嗽、咽喉炎等情形。
門診中一名簡姓女學生前來求診時,主訴咽喉有異物腫痛感,胸部感到熱灼感,常打飽嗝、泛酸、心下疼痛,以前曾有胃痛、吐酸等胃腸不適症狀前往醫院就診,經西醫胃鏡檢查發現有胃食道逆流及胃潰瘍,服用西藥制酸劑後症狀逐漸緩解就停止治療。患者後來常感到胸部有熱灼感,咽喉異物感更加明顯,打飽嗝、泛酸,空腹或躺下時心下疼痛,胃中嘈雜似饑非饑。
鄭振鴻醫師指出,患者個性容易緊張,工作壓力大,吃飯速度也很快,吃晚飯的時間常在夜間十點以後,且有晚睡習慣,經診斷後以疏肝清熱、健脾和胃、降逆制酸為主要治則,開立處方後患者病情改善。
治逆流性食道炎,傳統中醫分五類型治療。鄭振鴻醫師表示,逆流性食道炎可分成肝胃不和、肝郁化熱、脾虛胃熱、氣虛血瘀、脾虛氣滯等五類,需辨證論治後再對症用藥。
鄭醫師指出,肝胃不和型患者常有情志不遂而導致胃脘脹滿、兩脅疼痛、頻繁打飽嗝、犯酸呃逆、胃口不好、大便不通暢等症狀,治宜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常用方劑為柴胡疏肝散加減。因患者病情變化與情志不舒有關,宜疏肝和胃,調理情志。
肝郁化熱型患者常有心口燒灼感、口苦咽乾、呃逆、胃脘脹滿不舒服、進食後胸骨疼痛、大便乾燥等症狀,治宜疏肝清熱,常用方劑為加味逍遙散。由於肝郁化熱容易傷陰,可能導致胃陰不足,宜益胃養陰。
脾虛胃熱型患者因受涼或過食生冷而導致胃脘隱隱作痛,泛吐酸水或倦怠乏力、胃口差、手足不溫,大便溏泄等症狀,治宜健脾清胃,常用方劑為半夏瀉心湯加味。若病情發展朝向熱證發展者,容易傷陰化躁,若向虛寒發展者則容易為脾胃虛寒。
氣虛血瘀型患者常有胸骨後或心窩部有壓痛,吞嚥困難、口乾咽燥、食慾不振、形體消瘦、舌質淡黯,舌邊有瘀點等症狀,治宜益氣補血,化瘀散結,常用方劑為血府逐瘀湯加減。氣虛血瘀的病情頑固,往往反覆發作,胸骨後燒灼感不易清除,與胃脘痛交雜一起,虛實夾雜,需加強辨證用藥。
至於脾虛氣滯型患者常有燒心胸骨後或心窩部疼痛,反酸吐清水、打飽嗝情形舒緩、胃脘隱痛、胃口不佳等症狀,治宜健脾理氣,常用方劑為丁香柿蒂散加味。
預防之道首要保持心情舒暢,飲食要有規律,同時避免暴飲暴食,注意睡眠不使腸胃受傷,若能注意以下原則將更有助於防治逆流性食道炎──忌食刺激性食物、防肥胖;戒煙酒、睡前不進食,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固體食物為主;睡眠時最好將枕頭抬高廿到卅公分以減少反流情形,並促進食管排空;注意情緒平和,心情開朗;加強身體鍛煉,可打太極拳、作氣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