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在路上】不盡長江滾滾來─記事本一九九○
【藝文賞析】【在路上】不盡長江滾滾來─記事本一九九○
2009/2/20 | 作者:陳義芝
一九九○年的記事本,不知什麼緣故遍尋無著。記事本不見了,有點像在圖書館翻看一本書,要查的那頁偏被撕去。
紅塵滾滾,自那年至今我搬過四次家,不斷地打包、拋棄舊物,一個小本子像浮沫一樣不見了,實不足奇。唯花蓮文化中心幫我出版的詩選集《遙遠之歌》,附有「寫作記事」,注明一九九○年我完成了教育部高中人文叢書《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國新詩選注》,證明我的一九九○是存在的。
「不盡長江滾滾來」出自杜甫〈登高〉詩,原作集寫漂泊之悲,我單取一句作書名,強調江流千里,前途壯闊,唯有登高的詩人通得過時間的洪濤。這本書的編著歷時十個月,那時家住台北延吉街,紅媛辭了小學教職,重返大學唸書,最後一年她在報社實習,跑影劇新聞,常常很晚回家,我就利用等她的時間,在客廳一張大桌子翻檢一堆詩集,評比、查證,決定了書的體例與要選的詩。部分篇章經曾永義教授推薦,刊登於《國語日報‧古今文選》。十幾歲時我的國文根柢受益於《古今文選》甚多,何曾料到二十年後竟會成為它的作者。
我讀大學時,新詩的地位仍十分邊緣,學校教育無法滿足文藝青年的渴求;解嚴前,很多書是禁書,一九三○、四○年代的文學在台灣形成一大斷層,年輕人想自我摸索也很不方便。我記得瑞騰曾借書予我,解答了不少困惑。
當年我選注的名家依次為:胡適、郭沫若、徐志摩、聞一多、馮至、戴望舒、卞之琳、艾青、何其芳、穆旦……,二十年後資訊充足的今天,若重新挑選,也許會增添幾家,但原來的這些名字並不會換下 。能選出穆旦是需要一點慧心的,他的〈詩八首‧之三〉表現青春愛戀、身體接觸的顫慄,十分現代!前幾年我到上海復旦大學演講,學生特別要我談談對穆旦的看法,因為穆旦在中國大陸也是遲至一九九○年代中期,才獲重視。
有的作家在生前就享榮耀,有的卻備受冷落。我們常說時間將還作品一個公道,膨脹的氣球會漸漸漏氣,被壓低的汽球,終會隨氣流轉變而升高。但文學史果真遵照這一定律嗎?有一天我讀羅大岡的詩,不免陷入沉思。「無法投遞/退回原處」,「牆是獨白/窗是對語」,羅大岡的詩真不錯。執教於清華、北大,公認為法國文學名家的他,在台灣沒有評論者推崇,不是選本的優先選擇,五十年來認得他的人寥寥無幾。他有一輯《骨灰》詩,自謙只是詩料。「骨灰」、「詩料」這兩個詞真令人無言。
《不盡長江滾滾來》是在楊昌年老師督促下,無心插柳之作。因為這本書,有兩所大學找我去教詩,從而促使我決心於四十歲赴香港補念學位。果然,人間全憑因緣。
來源:人間福報
+++++++++++++++++++++
上一篇:【藝文賞析】【人間方塊】起程
下一篇:【藝文賞析】馬路邊的小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