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不好,許多人壓力大常犯胃痛,加上正值季節交替時節,也是消化性潰瘍的好發時機!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魏以斌表示,典型的消化性潰瘍症狀是如火燒般的上腹痛,通常是在飯後2、3小時發生,也常在半夜發作,若稍為進食或服用解酸劑後,疼痛才能獲得舒解。中醫認為,此症與飲食失節或情志不暢而損傷脾胃有關。
中醫師魏以斌表示,季節交替正是消化性潰瘍常出血的時機。消化性潰瘍最普遍的症狀是位於肚臍及胸骨間的上腹部疼痛或絞痛。這種疼痛是胃酸刷洗開放瘡傷所引起,可能持續幾分鐘,也可能長達數小時。疼痛在胃中沒有食物時更為嚴重,因此傾向於夜間發作。
中醫認為,此症因飲食失節或情志不暢而損傷脾胃誘發,日久則導致脾胃虛弱、邪入胃絡、胃絡瘀阻等,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除了壓力及飲食失節等因素損傷脾胃,造成腸胃黏膜損傷外,中醫還有「六淫」、「邪」的概念造成胃寒胃熱等胃脘痛;病因包括有脾胃虛寒,胃陰不足和瘀血證等因素。
消化性潰瘍常讓患者半夜痛醒!魏以斌指出,門診中一名58歲的婦人,從更年期開始至今已有3、4年時間,時常感覺上腹部悶脹、噁心泛酸、食慾不佳,尤其夜間因睡眠不好而症狀加重,都睡不好,嚴重時心下胃脘部悶痛、脹痛,飲食無忌口時,吃過酸過冷或堅硬食物,就會胃痛;胃痛同時,後背部肌肉也會跟著緊繃僵硬疼痛。
這名婦人屬於典型「肝胃不合兼脾胃氣虛證」,更因為中醫所強調的「經年累月久痛,寒必化熱」,所以患者也有寒熱夾雜之證。治療處方給予半夏瀉心湯合安中散加減單方麥芽、鬱金、蒲公英、烏賊骨後,症狀已減輕。之後續服兩週後,發作頻率也減少,但發作時症狀仍明顯,再檢查患者的背部,發現背部脾俞、胃俞及胸椎第11、12椎附近壓痛明顯,因此再配合針灸及推拿手法治療後,症狀已緩解,並續服中藥,患者的睡眠問題終於大幅改善。
魏醫師表示,整體而言,消化性潰瘍其他中醫辨證治療還可分為「脾胃濕熱型」,多見於潰瘍急性發作;「脾胃虛寒型」可見上腹部隱隱作痛、饑餓時疼痛加劇、進食後痛緩解、嘔吐清水;「氣滯血瘀型」則見進食後疼痛加劇、痛處固定不移、嘔吐等。依證常應用半夏瀉心湯、黃連解毒湯、香砂六君子湯、黃耆建中湯、平胃散、安中散、失笑散等加減。
現代研究也發現,消化性潰瘍與幽門桿菌也有關,抗幽門桿菌中藥包括有清熱解毒類的黃連、黃芩、黃柏、蒲公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
消化性潰瘍保健 按摩.針灸.耳針有療效
中醫師魏以斌表示,消化性潰瘍除了藥物治療外,臨床也可用穴位按摩或針灸、耳針,治療潰瘍發作初期與緩解期有不錯的效果;一般可取中脘、足三里、內關、內庭、陽陵泉、脾俞、胃俞穴,及耳穴胃點、十二指腸點、賁門點、食道點。也可在上腹部和背部俞穴運用刮痧及拔罐來舒緩疼痛。
醫師強調,避免工作壓力過大、暴飲暴食或三餐不定時,是消化性潰瘍病不上身的不二法門。飲食除忌甜食外,主食宜選用牛奶、軟飯、稀飯等,而麵食中的鹼成分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對潰瘍胃酸過多者也很適用。
藥膳食療部分,可準備肉桂3克、山藥50克、蓮子20克、大棗10枚。做法為將肉桂水煎取汁,加山藥、蓮子、大棗煮爛,之後加糖適量調味即可。適於脾胃虛寒者,有健脾補心,補中益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