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8 22:15:51 落葉之楓

【生活健康你我他】兒童腎病宜忌口 不必特別補充蛋白質

【生活健康你我他】兒童腎病宜忌口 不必特別補充蛋白質
文/錢建文

腎病症候群是一種腎臟病,臨床表現為水腫,驗尿檢查會發現有嚴重蛋白尿;抽血檢查會發現,血液中的白蛋白濃度降低。

兒童最常見的原因為體質引起的「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病童的飲食與成人有些許差異,家長要特別注意。

●不用限制或特別補充蛋白質飲食:

因為腎病症候群會引起腎臟流失蛋白質與低白蛋白血症,因此家長常會詢問:「是否應該多補充蛋白質的食物呢?」答案是不行,因為高蛋白不但不會提高血液中的蛋白量,還會造成腎臟的負擔與進一步傷害。

「是否應該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呢?」答案也是不行,因為兒童還在生長發育,限制蛋白質的攝取會造成發育不良。

因此正確的作法是維持正常的飲食即可,當腎臟病本身被藥物控制好之後,蛋白尿就會慢慢消失,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就會逐漸恢復正常。這種不限制蛋白攝取的建議也是兒童腎臟病飲食建議異於成人的最主要部分。

除了關注蛋白質的攝取量之外,也建議攝取的蛋白質種類要以高生理價值的蛋白質為主(約佔3分之2),例如蛋類、奶類、魚、肉等;其餘3分之1為植物性蛋白,例如米飯、麵食、玉米、番薯、芋頭等。

●急性期需要嚴格控制鹽分與水分的攝取:

控制鹽分與水分是疾病急性期最重要的飲食原則,其中水分的控制又與鹽分的攝取關係密切。

在腎病症候群急性期嚴重水腫時,身上已經有過多的水分,因此治療時,會設法使用藥物,以增加尿量,將多餘的水分排出。此時若是攝取過多的鹽分,將使水分難以排出體外。若喝太多水分,則會使得水腫更嚴重,以及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不平衡、高血壓、肺積水,甚至腦水腫等問題。因此在疾病的急性水腫期必須控制鹽分與水分的攝取,烹調食物時,減少食鹽,並且以固體食物為主,避免各種飲料與喝湯。

●脂肪攝取量需降低:

腎病症候群疾病本身會造成高血脂症。血液中含有過高的脂肪進一步會造成腎絲球內微血管的傷害,長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因此飲食中脂肪含量必須低於30%,並應該選擇低膽固醇,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為主要飲食脂肪來源,例如各種魚肉;避免肥肉與內臟類食物。

●多攝取高纖飲食:

腎病症候群多會以類固醇為主要治療藥物,而類固醇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就是會刺激食慾,造成病童會一直想找東西吃。這時就要多吃高纖、低熱量、低脂肪而容易有飽足感的食物。

●避免垃圾食物:

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的發生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而且一半以上的病童同時合併有另一類的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的異位性體質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支氣管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因此也要遵守過敏性疾病的飲食注意事項,必須避免會引發過敏的各種飲料、巧克力、糖果、油炸品等。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


自由時報-98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