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30歲以上孕婦 免疫失調恐染菜花
【生活健康你我他】30歲以上孕婦 免疫失調恐染菜花
孕前檢查打疫苗 正常作息增抵抗力
2009年06月16日蘋果日報
菜花正式名稱為尖型濕疣,過去多發生在年輕且性伴侶多的人身上,但近年來婦產科醫師發現,由於晚婚又晚生育等因素,再加上因免疫功能變得較差,使得30歲以上的孕婦在懷孕過程中發生菜花的人數愈來愈多。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鄭博仁昨(15)日表示,雖無正式統計30歲以上孕婦罹患菜花的人數比例,但就門診經驗看來,年紀愈大的女性懷孕時,尤其是超過30歲,人類乳突病毒破壞免疫系統功能而有菜花病灶的機率愈高,孕婦一旦染菜花,可能會在生產時傳染給寶寶。報導╱楊琇雯 攝影╱施偉平
根據統計,90%的菜花是因為人類乳突病毒HPV中的第6、11型所導致,輕度的子宮頸癌前病變也與此兩型有關,人類乳突病毒的初期感染沒有症狀,多半是在免疫力很差的時候、加上反覆有病毒感染的情況下時,才會發病表現出徵兆。菜花的病灶很明顯,在陰部、生殖器會有很多突起物,伴隨疼痛不適感。國內許多婦產科醫師發現,30歲以上的孕婦在表現菜花病灶的比例及嚴重度都愈來愈高,推測可能在年輕時就已有感染,但因太晚生育,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病毒破壞力愈來愈強,所以表現出的症狀就比較嚴重。
這樣做
孕前做抹片檢查
人類乳突病毒最主要靠性行為傳染,若不知性伴侶身上有無帶病毒,女性應在懷孕前最好先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看看子宮內細胞是否有細胞學的病變,若已有病變,建議先治療完再準備受孕,同時可加做病毒篩檢,看是不是第6、11型的感染。若已懷孕才檢查出有病毒,懷孕期間要特別小心,初期性行為一定要戴保險套。
作息正常增免疫
對懷孕女性來說,目前並無有效的菜花治療法,鄭博仁醫師說明,一般治療常用的電燒法等不適合孕婦,所以若在懷孕過程中發現已染菜花,這時僅能盡量保持正常生活作息,靠自己的免疫系統功能與病毒對抗,以免更嚴重。
可適量補充葉酸
有研究顯示,懷孕媽媽補充葉酸可增加體內營養,促使免疫系統運作正常,多少可幫助抗病毒,但鄭博仁醫師認為,葉酸對抗病毒的輔助效果不大,還是要有均衡飲食,多攝取各類食物的營養素。
打疫苗減發病率
目前上市的子宮頸癌疫苗中,有一種預防感染的病毒型,就包括了第6、11型,而從澳洲無論青春期男性或青春期女性,全面皆施打的經驗來看,在1年內28歲以下女性的菜花發病人數就降低了一半。
鄭博仁醫師認為,因台灣尚未全面接種,所以短期內還看不到如此效果,但若考量30歲以上的懷孕風險,也有部分國家,如美國,目前也正考慮是否將26歲為上限的子宮頸癌疫苗,再擴大至45歲以上。
要注意
近半數媽媽30歲生頭胎
鄭博仁醫師引述內政部的統計說明,近10年來,國內女性有愈來愈晚婚生育的趨勢,例如去年,30歲才生第一胎的人數佔全國生第一胎的44%,表示有近半數首次當媽媽的人,已經30歲了。
懷孕是發病風險
鄭博仁醫師說明,人體的自我免疫系統可抗病毒、遏止發病,但懷孕過程中免疫系統會自我調整,整體來說這個階段自體免疫力較差,若體內有病毒反覆存在的感染,或本身抵抗力就不好,很容易發病。30歲以上孕婦已有較高機率有免疫力失衡的情況,尤其又是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懷孕過程中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的機率大增,讓原本潛伏在體內的人類乳突病毒更活躍,而表現出病灶。
提醒你
戴保險套防感染
預防菜花的基本方式還是戴保險套,鄭博仁醫師強調,戴保險套不只是預防一種性病的傳染,幾乎許多透過性行為傳染的重大疾病都可因此降低感染率,例如子宮頸癌。若在懷孕初期發現已染菜花,最好能避免性行為,但若無法避免時更要戴保險套,以免持續性地反覆感染。
拖久不治療恐致命
菜花長出的位置大部分在外陰部及會陰,如男性的龜頭、包皮、陰莖,女性的大小陰唇,而經由口交或肛交,也會長在口腔和肛門。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長達半年或1年都有可能,初期不痛、不癢,但表面突起物愈來愈多時,就會伴隨著出血、磨擦疼痛、有異味等症狀。若再拖下去不治療,極少數還是有細胞癌化、致命的可能。
病毒不會經水傳染
菜花病毒極少經由水面而互相傳染,所以與泡三溫暖、游泳、洗澡洗得乾不乾淨等因素無關,大多還是在有性接觸的情況下,尤其是性行為而感染。但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已染菜花者應治療痊癒後再到游泳池、三溫暖。
小辭典
人類乳突病毒 無特定感染部位
人類乳突病毒較常在生殖器周圍被發現,孕婦一旦感染後,也可能經由產道在生產時將病毒傳染給小朋友,日後孩子可能會在喉嚨發生呼吸道乳頭狀瘤病,也就是「呼吸道長了菜花」,台灣曾有案例,準備懷孕的女性建議要先做檢查。
醫師說
感染過仍可打疫苗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 鄭博仁
已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第6、11型的人,還是可施打疫苗避免反覆感染,但這不是治療方式,更不能誤以為不用戴保險套。要定期檢查、追蹤,保持正常生活作息與營養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