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發現,亂吃草藥偏方,引起肝指數上升的患者,屢見不鮮。其實,只要由中醫師指導用藥,以調節機體免疫,改善肝臟病理變化,對慢性肝炎也可收到效果。
慢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臟炎症和壞死病變為主的傳染病。主要通過糞便、口、血液或體液傳播。按病源分類,目前已發現的病毒有A、B、C、D、E等類型。
這種病狀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除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惡心、腹脹、肝區疼痛和肝功能異常外,部份病例還可能出現肝脾腫大或黃疸等症狀。
就中醫觀點,認為慢性肝炎主要是由於身體虛弱又感外邪溼熱或疫毒之邪所致。屬中醫學「疫毒」、「黃疸」和「虛勞」等病症。可分為肝膽溼熱、肝腎陰虛、肝郁脾虛、及疫毒內伏等型,用藥以益氣健脾、清熱解毒、行氣化濕、活血化瘀、舒肝利膽為主 。
中醫治療慢性肝炎以辨證論治為原則,臨床上,常選用「護肝散」為主方,並隨患者症狀加減治療,如痛者加川楝子、元胡;腹脹者加厚朴、枳殼;食慾差者加內金、山查;嘔吐者加半夏、竹茹;黃疸者加茵陳、黃芩;GOT、GPT偏高者加膽草、虎杖、黃連、支子;肝脾腫大者可去「護肝散」中的熟地、加入鱉甲、三裬、莪朮,以達到治療效果。
除了藥物治療,日常生活可用珍珠草50克、蜆肉120克、先將蜆肉於鍋內慢火煮熟,再放珍珠草一起煮爛、每日一次,吃蜆肉30克,喝湯100ml,對病症也有助益。
此外,生活作息應維持正常,常保持心情愉悅,少食油膩、煎炸、辛辣、忌飲酒、避免勞累,不要聽信坊間的偏方,亂服未經醫師處方的中藥。
據現代藥理研究,中藥有抑制肝炎病毒,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肝循環和促使機體康復的作用,對消除慢性肝炎,不僅有療效,復發率低,且藥物安全及溫和。至於嚴重性肝炎,宜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較佳。
※延伸閱讀》
‧為捐肝救父 21歲大學生減重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