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做菜的太太不必為每天換食譜而煩惱,因為無論什麼材料,做出來的結果都一樣……這樣的媽媽,究竟煮,還是不煮好?當老公千方百計阻止開伙,有自信、有主見的獨立女性,豈能別人叫我不煮就不煮!
圖/吳孟芸 |
不善廚藝求生法/吳玲瑤
當小姐時想學一點廚藝,媽媽總是說快去念書;出國後把做不好菜的理由歸之於買不到對的材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造就了一個做不好菜的主婦,這不是什麼美德,原本應沒有說話的餘地,但如今專家都教我們要從樂觀面來看事情,我也能歸納出不少好處。
不會做菜的太太不必為每天換食譜而煩惱,因為無論什麼材料,做出來的結果都一樣。學校老師說我的女兒很有「分享」的美德,每天中午就把媽媽的便當給同學吃;兒子對學校伙食很少抱怨,別人不肯吃時,他吃得津津有味;先生從來不會因為急著要下班吃太太做的晚飯,而開車太快出事,更常常願意加班叫便當打拚事業。
請客時,人人都互相禮讓,很有餐桌禮貌,從來不會有狼吞虎嚥的景象;客人一個個可以馬上下決心,發誓從今晚就開始節食,不必等到明天,能助人下決心是一種功德無量的修行;如果食物不吸引人,客人聊天就能夠更專心。聰明的主婦還可以宣布說今晚所有的食物都是健康食物,所謂「健康」必定不好吃,此時的邏輯是不好吃必健康,客人「吞」下之後能長命百歲。
後來發現每一位不善烹飪的女人都有一套自圓其說的求生方法,例如煮好東西一定不試吃,因一試吃就沒有勇氣捧上桌。當大家吃她做的菜皺眉頭時,她馬上有辦法把話頭引到爭論性的議題上,讓所有人的注意力轉移,忘了自己吃下的是什麼,再說些什麼:「人不是為吃而活,而是為活而吃」的大道理,說得每個人胃口不敢太好,卻有精神訓話和心理建設的另一種效果。
我的婚姻不是一場意外/楊雅雯
在路上遇到日本朋友M的媽媽:「伯母,您對女兒真好,又來幫忙帶孫子啊!」我鞠著九十度的躬,用日文跟她打招呼,伯母抵抗著台北夏季惡毒的太陽,勉強露出笑容回答道:「哎,我其實一點也不想來,可是她一個人嫁來國外,我實在不放心,但坦白說,她的台灣老公真的對她很好,我女兒出嫁前完全不會煮飯,這樣不賢慧的老婆他還那麼疼。」哈,婚前完全不會煮飯的不是只有M一個人吧!
「伯母,我婚前也沒煮過一頓飯,台灣很多女生當小姐的時候都不會煮飯,您不用擔心。」「ㄟ……真的嗎?在日本這很少見耶。」
雖然我不是很會察言觀色,不過還是看得出來伯母心中的震驚,她不只突然了解自己的女兒在台灣原來不算個另類,而且她知道我嫁給了一個日本男人,「哇,婚前不會煮飯!怎麼有日本人會娶她?」
回想起伯母臉部表情的變化,我也對自己的婚姻感到僥倖起來,我努力想要憶起老公求婚時到底有沒有想清楚我會不會煮飯?
我是知道日本女人比我賢慧的,但不知道婚前沒煮過飯會招來一句驚嘆「ㄟ……」我拚命在記憶的迴廊裡搜尋任何蛛絲馬跡,任何可以證明我也嫁得理所當然的證據……有的,有的,我用肉醬罐頭煮過一餐麻婆豆腐,老公當時讚不絕口,直說中華料理真是人間美味;我的婚姻果然不是一場意外!
叫我別煮我偏要煮/侯延卿
小時候最常拜託我媽的一件事,就是:「媽,請你別再煮了!」
我深信,烹飪也需天賦,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童年時的每日三餐是我每天的三場噩夢!早餐一定得喝媽媽用奶粉沖泡的牛奶,永遠攪不散的疙瘩鯁在喉頭,惡心無比。媽媽若沒注意,我就偷偷倒掉;媽媽若盯著我,我便找各種藉口逃避,但即使躲進廁所,媽媽也會撬開門逼我喝下那杯可怕的「疙瘩奶」。
午餐和晚餐則是「食不知味」,由於媽媽堅持清淡飲食,因此所有食物都「味同嚼蠟」,難以下嚥。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下午去同學家玩,她的媽媽工作忙過了頭,所以當我到她家時,她媽才正要煮午餐。我站在旁邊觀察同學的媽媽炒豆芽,沒什麼特別的技巧,就只放了一匙鹽,可是當我跟她們一起吃了豆芽配飯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豆芽這麼好吃!
還有一次,請朋友吃我媽煮的茶葉蛋,朋友吃完之後說:「這應該是白煮蛋吧?」
以前我常虧媽媽,煮了幾十年,手藝不如我煮給妹妹吃的第一頓飯。可是等我結婚後,報應就來了!不管煮什麼,老公和小孩都不愛!明明我妹對我的廚藝讚不絕口,可是老公卻千方百計阻止我開伙,他寧可餐餐吃便當或自己下廚,就是不願讓我煮。
但我是個有自信、有主見的獨立女性,豈能別人叫我不煮就不煮?所以就算全家都選擇吃便當,我還是要至少煮一道青菜。誰敢不吃我煮的,就給我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