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3 16:16:45 落葉之楓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佛像前的沉吟》斷想惠能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佛像前的沉吟》斷想惠能 
 
  2009/7/29 | 作者:二月河
 
 

這幾年善病,時而地,也讀一點佛經,也就和一些和尚居士有點來往。如今的僧侶們和昔年舊時已經不同。就如魯智深〈山門〉裡頭唱的「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那樣瀟灑浪漫而赤貧的僧侶已很罕見,也許是有的,只是吾輩俗人索居城中,煙火重燃已不知世外情景而已。

我來往的僧俗男女眾都有,他們都使用手機,是很現代化的了。逢到人天歡喜的佛誕日、佛祖菩薩成道日、僧寶節、寺慶日,我也常給他們發個短信什麼的,「祝大和尚論喜禪悅」之類的賀詞。

但是仔細想來,說個「泛善」,無論僧尼或寺廟流派怎樣不同,大致上是不錯的。說「禪悅」有時就未必準確,因為即使而今,有些寺廟不是「禪宗」,也未必就坐禪,或者什麼禪定。

我和少林寺方丈永信相熟,我們都是人大代表,我看他身材較胖,就問他:「你這樣,能坐得了禪嗎?」不意他毫不思索:「少林寺是禪宗祖庭,我是方丈,怎麼能不會坐?我每天都要坐兩個小時的禪。」

我相信他的話,他能在佛界有那麼高的地位,在人間世有那許高的知名度,不會是等閒之輩,他必須比別的和尚優秀才行。

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的祖庭,我寫過〈汝來白馬寺〉的文章。我認為,白馬寺建立時,如果可以這麼形容,它是印度佛家在中國的「駐華辦事處」。之後印度的佛教漸漸就式微了,接近「圓寂」了。慢慢地,釋教的中心遷到了中國。

唐玄奘取經,是一股腦把佛經搬到了中國,翻譯成了漢文,如果印度人要取經,他們反而要寫一部《東遊記》,也是一件艱難竭蹶的功業呢!就這個意義上說,世界佛教的中心,早已在中國,如來了然在中國,他的化身當然在白馬寺,在少林寺。

一個多月前,我去了一趟廣東肇慶。去的時候,是為了講學。但到了之後才曉得,彼地乃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故鄉,他的故鄉遺址在,他初度入佛啟蒙地也在,他的母親和舅舅不許他出家,「你把門前這塊石頭拜開,才能出家」││那塊被他「拜」得裂開的大石赫然仍在。

這一條禪路,從一葦渡江的達摩算起,經慧可、僧燦、道信、弘忍到惠能,他是第六祖。我初中時讀《紅樓夢》得到這個信息,惠能與上座神秀辯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是神秀的││你慢慢來,好好讀書修養根基就成佛了,是漸悟。而惠能的則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也沒有,明白這道理你就是佛!

這真是個方便之門,免去了普通人渴望升天成佛的多少麻煩。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地便成佛││做過多少無論天大的壞惡事,只要你改正了,就立地能成佛。

上天堂突然不要門票了││這個理念比我們今天許多旅遊經營家還要先進些,你想進我這景點

?掏錢!你想……掏錢!而惠能則是,你進天堂吧,放下你手中殺人的刀就成!這真是個革命性的突變。

惠能大師是在肇慶圓寂的,在肇慶的日思寺,那年八月初三,一彎殘月照著他的禪寺,他把徒弟們都叫來依次坐好,他自己安詳端坐,至三更時分,自然地對弟子們說「我走了」││他「走」了。我們平常人想不到這個境界,那真是理想極了,但惠能告訴我們:「你能達到,因為你自己就有佛性,你自己就是佛,放下你的屠刀吧!」

很典型的一個藝術範例,你讀讀《水滸傳》,魯智深聽到錢塘江上大潮的聲音,想起師父的話「遇潮而寂」,立地就坐化了,作偈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掛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三拳打死鎮關西,文化水平小學的魯達,一會兒工夫就大學畢業了。

佛界和所有的「界」,都是在搖擺風浪中的一個群體,這是由「世」所決定的,世事世人世心造就了這環境,因為「世」字本身便有「蒙蔽」的意蘊。肇慶人送了我一本《惠能畫傳》,他們當然沒有明說,但我以為這個叫惠能的人,身材不高、瘦弱,也很平常。從他作了那首名偈,就有人不停地追殺他││為了那襲木棉袈裟。

佛的世界就是這樣,由印度變成了中國的,再因譯家的張揚,由少林寺到肇慶,變成普通民眾的,變成了世界的。

惠能一個文盲,成就了佛的最高境界││他的唯心理論,比歐洲的貝古萊早出一千年。他是中國的釋迦牟尼。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