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3 19:46:34 落葉之楓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談古說今】閩南沿海的 梁山泊後裔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談古說今】閩南沿海的 梁山泊後裔 
 
  2009/8/13 | 作者:林長華
 
  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梁山泊有五位身強力壯的漁民好漢,他們義勇雙全、水性驚人的形象,給讀者下難忘的印象。

這五個令人喜愛的漁民好漢中,有三個姓阮的兄弟,家住石碣村,他們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還有兩個姓張的漁民兄弟,家住潯陽江畔,他倆就是張橫、張順。

這些漁家豪傑生於水畔,居於舟船,隨潮往來,捕魚為業,練就一身「出沒風波裡,如在陸上行」的好水性。有趣的是,在福建的廈門漁港和龍海市石碼鎮一帶沿海的漁民,幾乎都是阮、張兩大姓。

據了解,他們的祖先都是漁民,明末清初時,有許多投奔「國姓爺」鄭成功擔任水軍,抗擊倭寇荷夷,成為馳騁海上疆場的勇士健將。

更往前溯源,這兩姓漁民的先祖是從山東、河南漂泊南下的。他們的祖居地恰在當年的梁山泊一帶。

《宋史》中記載:「梁山泊古鉅野澤,綿亙數百里。濟、鄲數州賴其蒲魚之利。立租弄船納值,犯者盜執之。」又「梁山濼多盜,皆漁者窟穴也。」

從史料中還可以看出,當時梁山泊一帶漁民如果交不出苛捐雜稅,官府就要把他們視如盜匪拘捕治罪,使他們難以生存。因此,他們一部分人索性做了「強盜」,來個魚死網破,與貪官汙吏相對抗;有的被逼上梁山,有的則流離四方。

《水滸傳》中石碣村的三阮兄弟,就是因劫奪生辰綱而投奔梁山泊「為盜」的;至於漂泊異鄉的,就當時來說,福建閩南沿海地區便是他們理想的棲身之處。因為當時福建的漁業、航海、對外貿易都有了很大發展,「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福建的造船業和遠洋航海技術居全國之最。

宋代福建的泉州成了世界有名的貿易大港,每年海外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泉州港與當時的中國政府進行貿易往來。這些得天獨厚的環境給「梁山泊好漢」以新的用武之地,據《宋史‧地理志》中記載,當時,福建的北方移民急劇增加,宋代福建人口就占全國總戶數的百分之六‧六七。

物換星移,除了《水滸傳》中所稱方圓八百餘里的梁山現在依然存在外,其餘水鄉澤國早已變遷為陸地,很難覓到昔年舊蹤。然而,閩南沿海的阮、張兩姓漁民這麼集中,而且大多是出身打漁世家,史志學者分析,他們的老祖宗很有可能就是當年南下的梁山泊好漢。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