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忘東忘西、容易走失,不能當成老化的自然現象,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醫師提醒,國內至少5成的失智症患者未獲診斷,隱藏在社區中,因為未獲得妥善治療,發生迷路等意外狀況多,2年內的死亡率高達60%到70%,比歐美國家高出將近一倍。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耕莘醫院醫療副院長鄧世雄表示,根據盛行率推估,國內的失智症患者至少應有4萬5000人至10萬5000人,但是截至97年底,內政部統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失智症患者卻只有2萬7000人左右,可能因為沒有即時發現,患者遲遲無法獲得治療。
鄧世雄說,失智症常見的十大警訊,包括患者常忘記身在何處,剛剛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忘記了,連電視遙控器也不會使用,也會忘了自己、親友的名字,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失智症患者也很難完成原本熟悉的家務,常常忘記自己在煮飯,或者買了滿滿一箱的菜卻重複去買菜,以及東西擺放錯亂,譬如大白菜放到書櫃裡,把衣服放到冰箱等。
鄧世雄說,其實在神經受體未退化或未被破壞時,接受藥物治療可改善患者症狀、延緩病程,再加上非藥物治療,研究發現可減少22%至28%的個案住進機構,減輕家屬的經濟、照護負擔。家屬若也接受適當的照顧技巧,才可以減低壓力,及增進失智者的生活品質。
今年的國際失智症日就以「診斷失智,憶不容遲」為主題。為了讓失智長輩早期治療,民眾可至基金會網站http://www. cfad.org.tw下載問卷,協助家人進行初步老人認知功能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