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2 22:34:33 落葉之楓

【教育/藝術/音樂】〈親子36計〉過度親職 家長做太多

【教育/音樂/藝術】〈親子36計〉過度親職 家長做太多

文/呂政達

親職座談上,有位媽媽說,念小學的兒子常忘記帶書,不是忘記帶去上學,就是放學忘記帶該看的書回家,常常不能照進度交作業。

親職專家建議媽媽:「妳不如再多買一套書,同時放在家裡和學校。」

媽媽說:「我是有這樣想過,但是……,」她的聲音變得有些小聲,「這樣做,會不會是『過度親職』?」

這位媽媽顯然有相當「自覺」,在少子化和獨子化的潮流裡,「過度親職」(over parenting)一直是媒體、家庭教育專家呼籲重視的課題。他們說:「父母為孩子做得太超過,反而會害了孩子。」物極必反,所以就會出現這位媽媽的自覺,擔心自己變成「過度親職」?

我記得,有位美國親職專家Katie Allison Granju曾在《親密親職》(Attachment Parenting)警告:「當父母微管理(micromanage)孩子的生活時,大家皆輸了。爸爸媽媽失去當父母的角色,而孩子則找不到自己。」書裡提到一些「微管理」的例子,然而,落實到家庭生活裡,這位媽媽的擔心還是會浮現,幫孩子多買一套書、多替他們想一點、為他們擋掉可能發生的危險、要他們週一不吃肉,改吃素、替他們做實在太難的功課,會不會就是「微管理」?

其實,以前我們也沒聽過親子間有「微管理」、「微調管控」這類企管名詞吧?我們很難把親子關係想像成雇主和員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係,但是,親愛的父母,你將來一定會目睹更多這類的趨勢。

後來,我跟這位憂形於色的媽媽說:「妳要處理的是孩子為什麼會『忘記』帶書,而不是幫他準備書。如果他覺得不喜歡讀書、做作業,會不會下意識地就不願意帶書,那麼,妳幫他準備多少套書都沒用。」

座談會上,這個問題講得過於簡單,我也不知道這位媽媽和孩子平日的互動情況,孩子對讀書、學業的感受有可能來自媽媽「求好心切」的壓力。這個壓力若真的存在,才叫做「過度親職」。

《獻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的心理學家Carl Pickhardt 列出10種「過度親職」型態:過度關注、過度批判、過度野心、過度保護、過度控制、過度不安全感、過度讚美、過度樂觀、過度僵化(要孩子接受父母僵化的規定或信仰)、過度鼓勵等,供父母反省自己的教養方式,會不會反而造成孩子的煩惱?Carl Pickhardt寫下這樣的心得:「當你發現孩子某種特質弊多於利時,請檢討你的教養型態。」

 

自由時報-98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