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立雙和醫院上午舉行睡眠認知行為治療記者會,讓想懷孕的失眠婦女藉由生理回饋儀調整睡眠呼吸方法,放鬆心情,不靠安眠藥就能輕鬆入睡。 記者陳易辰/攝影 |
一名28歲的少婦,長期失眠,服用安眠藥已三年,日前懷孕了,卻因擔心影響胎兒而擅自停藥;不料失眠症狀立即浮現,加上懷孕造成賀爾蒙失調,情緒起伏大,睡得更不好。焦慮加上睡眠不足,最後她不到12周的胎兒,就這樣流產了。
署立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陳佳惠表示,女性懷孕期間若服用安眠藥,會造成胎兒畸形、心臟發育不全、心臟發育不全等後遺症,但擅自停藥,也會讓產前憂鬱症、患者本身的躁鬱症復發,對胎兒、母體都不好,應逐漸降低藥物劑量,或更替對胎兒較無影響的藥物,而非貿然強制停藥。
根據統計,全台25歲到34歲的女性失眠人口有44萬人,35歲到44歲有48萬,這些正值生育年齡的婦女因工作壓力、婆媳問題等原因,失眠問題嚴重。
雙和醫院睡眠中心推出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透過放鬆訓練、呼吸調整、冥想等方式,讓患者訓練自我察覺緊繃的能力,進而放鬆,對睡眠有控制感,讓下定決心要戒除安眠藥的失眠者,靠自己入睡。
陳佳惠表示,睡眠認知行為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透過專業醫師、心理師和各科專科醫師,為患者找出睡不著的原因,減輕入睡焦慮。
臨床心理師林詩淳表示,患者常常不知道自己自己呈現緊張狀態,即便放假在家休息,肌肉也是緊繃的,長期下來,不僅睡不好、也會有憂鬱症狀。通常,患者一周一次的睡眠行為治療,六到八周就能感受到睡眠狀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