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理與禪 融會之宋代文學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理與禪 融會之宋代文學
2009/11/26 | 作者:龐涵穎
宋代理學於形成心性學說時,借鑑吸收了佛禪之心性論,此不僅展現於心性理論之建構上,亦包含涵養心性之方法,進而形成宋文化中之治心養氣的心性涵養論。今條梳整理如下:
一、理學家之「主靜」說有取於「性空」說--理學家對「靜」與「空」之理解與禪家十分相似。
二、理學家之「主敬」說有通於「提撕」法--「主敬」說借鑑佛禪修行之「提撕」法。
三、程朱學派格物致知的「認識」論有取於「漸悟」及「頓悟」說--如陸九淵心學的「易簡」,則非常接近於佛禪的「頓悟」說。
宋人的思維方式呈現出體悟內省的特點有以下三點:
一、從周敦頤之「思孔顏樂處」、「主靜」說,至二程之「主敬」說。
二、朱熹對「主敬」說之補充發揮。
三、陸九淵由「主靜」發展出「靜坐法」。
以上顯示一個共同之思維傾向,即個體對內心世界的重視。對個人品質修養的重視,體現出反觀自省的思維特點。禪宗以「悟」為基本特徵,其思維方式亦是反觀自省式,而其悟之本質就是超越概念和理性邏輯之內省。理學和禪學的走向是一致的,理禪的共同作用為:促使宋人的思維方式因此呈現出體悟內省的特徵。
理學與禪學皆以平淡為宗旨:禪宗以平淡恬靜為理想的審美境界,種種的修行開悟方式,都是為呈現真如本性澄明自然的「本來面目」;理學對於「未發」、「已發」命題的討論,是形成其以平淡恬靜為審美追求的哲學基礎,其所恪守的「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中庸之道,從審美角度看,此外化為對平淡恬靜審美境界的追求。
以上已成為宋代社會之普遍審美追求,對宋文化的各方面皆產生影響,如宋人於詩學藝術思維面,即受到理禪融會的文化背景及特質之影響:
一、於作詩取材時多採取「靜觀」方式--宋人詩材多理性而唐人詩多感性。
二、於詩歌構思過程中,主 「妙悟」--宋詩學的妙悟境界極似禪宗的頓悟境界。
三、於詩歌表達上,主張「活法」--以靈動活脫,不煩繩削而自合為詩歌表達的最高境界。
四、於詩歌欣賞上,主張「活參」、「熟參」與「親證」之結合--強調閱讀自得之悟,並以自己的生活實踐經驗來印證文本。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