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環境/民俗】別把吃苦當吃補
【生活/環境/民俗】別把吃苦當吃補
2009年12月06日
敏虹在婚前就知道志鴻酒品不好,卻又偏愛杯中物,發起酒瘋就會暴力相向,卻還是不顧家人反對下嫁,常被打到鼻青眼腫。受傷後的她,只會頻頻向親友抱怨,對如何改變現狀,完全束手無策。她深信苦盡甘來,可惜真正的幸福,似乎離她越來越遠,因為習慣借酒澆愁的志鴻,下手越來越重。
多次被痛毆的敏虹,成為家暴的受害者。很多關心她的親友,都勸她離婚,至少要向警方報案,聲請保護令。她卻只會哭哭啼啼,訴說自己的為難,沒有做出真正有效的處置。
習慣抱怨不願改變
對於個性懶散的人來說,安逸的環境的確是個離不開的舒適圈,很容易沉溺其中。對於習慣挫敗的人而言,痛苦的遭遇也會是個跳不出的賴皮圈,只想要安於現狀。
《鍛鍊人生反彈力》作者麗莎,曾經提到她在電視上看的故事。一隻狗躺在老夫婦中間不斷呻吟,男子經過感到很好奇,老太太說:「牠正躺在一根釘子上,那點痛只夠讓牠呻吟,卻還不夠要牠走開呢。」
抱怨,讓受苦的人有發洩的快感,卻無法因此產生正向的力量。每個被相同困難一再絆住的人,似乎都有共同的特質。寧可用盡力氣去抱怨,也不願付諸行動去解決問題。甚至他們還會騙自己「吃苦就是吃補」呢!這些可憐人都忽略了:「吃苦」和「吃補」的一線之隔是:扭轉局面的行動力。若不能反敗為勝,無論吃多少苦,就只是吃苦而已,永遠也不會變成吃補。
與其在困苦中喃喃地抱怨,不如對著逆境高喊:「停!」告訴自己:「夠了!我受夠這一切了!」宣示離開痛苦的決心,行動展現向上的力量,才能扭轉人生逆境,迎接嶄新的機運。
吳若權
引用: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blog/art_id/32140554/IssueID/2009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