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也談爱情
也談愛情----緣起
有個古老的疑惑:一個人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愛上了一個異性。據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你們相處時是不是也感到過一種激情,無論是經常,還是曾經偶然,激情就像是種烙印深刻難一 緣起
愛情在校園裏不再是禁果,甚至有些泛濫。任時光匆匆流逝,在感情路上的我依舊是踽踽獨行。雖也有過孤單寂寞的時候,卻並沒有因此而將就的找上一個來聊以打發時間的難熬。在這物資豐裕的社會,還是寧缺勿濫的好,愛情畢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緣份。
俊榮的愛情觀是缺憾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完美結合,所以感情世界比童話還美。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四處充斥著金錢利益糾葛,當俊榮掉入愛情的泥沼變得多愁善感起來,是天性使然還是為賦新詩詞的強說愁?
前些天的商務談判課上老師突然問起了我們,“什麼叫愛情”?同學間更多的是相覷無言。愛情,到我們這個年齡階段來說,或多或少的都曾經曆過,只不過是程度上的差異罷了。可真要把愛情說上個所以然來,一時間卻也不能。這大概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精妙所在吧!
自然我也有經曆過愛情,其實也說不上是真正的愛情,嚴格意義上來說只不過是種愛的畸型表現…依老師的話來說愛情一詞可拆分的理解為,愛是生理與心裏方面的一種需求;情是渴求所愛的人。概括一下來講,愛情是一個人在心理與生理上有了需求後而產生的對所愛的人的一種渴求。我們姑且把它當愛情一詞最本質意義來理解,可畢竟是抽象的,以我個人對愛情的理解,或許較為狹隘片面,卻是最真切的感受。愛是依戀是牽掛,是一輩子的承諾.........
也談愛情——不可逾越的距離
在這個世上是否真的存在一種不求回報無限的愛?
這個問題來源取自百度貼吧。言論自由的今天,討論者自是不乏其人,大書特書者有之,引經據典者有之,在這百家爭鳴的氛圍中,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一番,卻也找不出個一邊倒,能另眾人信服的語論來。後來是無意中在百度的李文秀貼吧裏找到了滿意的答案。
世上確實存在著那種不求回報無限的愛,並非只存在金大俠成人童話裏,但這種愛必須有個前提的,那就是建立在“可感知卻有著一道不可逾越的距離”之上。正如距離產生美感一樣,你想走近,卻永遠也近不了她的身。看,那天邊的彩霞,空靈縹緲,抓不著也擁不到是最美的。
由“不可逾越的距離”產生的愛典型表現即普通人對大明星的愛慕。“不可逾越的離”是一個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另一個是萬眾矚目的公眾人物,不可能的走在一起,甚至連親眼見上一面都感覺奢侈了。
以自身感受為例,回首往日時光,作為濤迷家族的一員,愛濤、戀濤、想濤是何其瘋狂的壯舉,尤記曾為了濤的一張海報,徒步走遍那個城市的每個角落。更勝著我們在濤吧鄭重的許下了人生第一個承諾,濤吧“十年之約”,守著那個家。
愛是一輩子的承諾,我們用生命中最最寶貴的若干分之一的時間來承諾,守著那個濤迷們心靈依托的精神家園,在孤獨落寞時,那個家自是分外的溫暖。我們會用愛去維系著並去兌現曾許下的諾言,這是種什麼樣的愛,銘心刻骨,矢志不渝?也許正如人所說這不是純粹的愛情,只不過是愛的畸行表現。
是溺水阻絕了我輩凡人永遠也達不到遙遙已在望的彼岸,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的距離使我們將對方想象的特別美好,越是這樣我們的愛越是強烈無私,是不可逾越的距離成全了我們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愛。
也談愛情——遺失的記憶
大凡八十後的應該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曆,在年少懵懂時愛上了某人,真的很愛很愛,當時也真的認為海枯石爛,矢志不渝,可後來呢? 隨著時間與空間的改變,那道“可感知卻不可逾越的距離”或近或已遠去.............
上一篇:【藝文賞析】其實女生是需要珍惜的
下一篇:【藝文賞析】一份情,一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