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7 18:11:06 落葉之楓

【生活/環境/民俗】挖掘分手的陷阱

【生活/環境/民俗】挖掘分手的陷阱
2009年12月27日

幾次分手之後,昱治立刻投入新戀情,身邊的朋友們都以為他藉著新感情療傷。「屢次被女友拋棄,實在可憐哪!」每回聽見朋友這樣安慰,他總是笑得尷尬。


刻意冷漠製造爭執
直到同事某天突然逛進昱治前女友嬿菁的部落格,認真讀了幾篇「失戀日記系列」的文章,換了不同地角度和立場,才應驗了「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惡之處!」這句話的道理。
因為,昱治「被拋棄」是假的,「想分手」才是真的。所謂的「和正牌女友分手」,昱治的技巧很高竿,他從不想背負「花心」、「辜負」、「無情」等罪名,於是用盡心機、想盡辦法,以「冷漠」、「疏離」、「爭執」等策略,將對方逼到感情的絕境,受不了的時候,就會主動提出分手。他順水推舟,以「被拋棄」的可憐樣子,順利從上一段感情脫身,了無牽掛、毫無愧疚地投入新的感情。
昱治處心積慮挖掘分手的陷阱,讓對方不知不覺跳下去,再以「被害者」的形象,離開一段他想結束的關係。這種幾近乎卑劣的手段,其實就是他不負責任的表現。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彷彿那些假象已經完全說服自己,他真的是個感情的受害者。
不過,感情也是會有因果報應的。或許這種拙劣的手段,當下沒被識破;但是事隔多年以後,和昱治分手的女友們,各自都得到了幸福,只有他還常常「被拋棄」,好像宿命似的沒能擁有穩定的關係,還在感情的不同驛站飄蕩。
追求幸福,過程有意義,結果也很重要。但是,形式就無須太計較。離開不適合的人,就是一種解脫,只要能夠在下一站遇見幸福,誰會在乎當初分手的時候,是誰甩了誰呢?

吳若權


引用: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blog/art_id/32189591/IssueID/2009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