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耳前瘻管合併膿瘍 恐引發敗血症
耳前瘻管 |
圖.文/李立昂
蕭先生的兩個孩子一出生,雙耳的前端都有一個小凹。不過,醫師說,這是「耳前瘻管」,是一種先天的耳部異常,只要觀察就好,不必特別手術切除。
老大從來都沒有因?管產生任何的不舒服,可是女兒就常常從兩邊的瘻管流出白色分泌物,且有臭味;最近,她的右耳更常常腫起來,會紅、會痛,分泌物變成黃綠色,三天兩頭就得去診所領藥治療,甚至有一天,劇烈的疼痛讓女兒哭不停,蕭先生急忙帶她就醫。
醫師診治蕭小妹的耳朵後發現,耳前瘻管開口周圍的皮膚組織出現紅、腫脹、硬化症狀,中心處卻已有軟化結痂現象。臨床上,可以判斷耳前瘻管合併膿瘍。這是一個可能會引發敗血症的耳科急症。
因此蕭小妹接受了生平第一次的外科「切開引流」手術,並接受兩星期的抗生素治療,膿瘍消退,耳前瘻管的外觀也恢復原來的模樣。
蕭先生問醫師:「是不是接受耳前瘻管切除手術後,就不會再犯?左邊會流分泌物的耳前瘻管可以順便切除嗎?哥哥的耳前瘻管即使完全不會流分泌物,也需要切除嗎?」
基本上,瘻管若發生感染後,容易與周圍的軟組織沾黏而不易辨識,所以如果無法將瘻管的上皮組織切除乾淨,容易復發。所以,耳鼻喉科醫師常會利用顯微鏡觀測不正常的軟組織,同時以較大切除範圍的手術方式「切除」感染過的耳前瘻管,復發的機會大約小於1/20。
兒童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才能進行瘻管切除手術。麻醉雖算安全,但畢竟有一定的風險。所以筆者贊成蕭小妹妹的另一耳瘻管因持續有分泌物,也在同次手術裡,一併切除。但是哥哥的耳前瘻管因沒有任何症狀,則僅需維持皮膚清潔與觀察即可。
台灣約有2.5%的人口有耳前瘻管,無論是單側或是雙側,都可能發生感染。平常應以清水清除瘻管堆積的皮屑分泌物,以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
一旦耳前瘻管發生腫脹、疼痛或流膿,應及早就醫。因為反覆性的耳前瘻管感染,除了會影響臉部皮膚美觀,蜂窩性組織炎或膿瘍,甚至可能造成敗血症。一旦發生第一次的感染,應考慮接受耳前瘻管切除手術,以杜絕後患。
(作者為長庚醫院林口總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9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