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天涯與咫尺】轉折
2010/3/24 | 作者:鄭明娳
有一天,送水果點心時,我推開兒子的房門,見他火速把東西往桌下塞。稍微瞄一下,書桌底層堆著好多《少年快報》,這個不會作賊的兒子!
我裝作沒事地離開房間,迅速到儲藏間翻箱倒櫃,找出高一時塗鴉的人物素描。晚餐桌上,故作輕鬆隨口說:「其實,有很多漫畫是有益身心的讀物。」兒子突然抬起頭,睜大眼瞧我,沒開口。
「小時候漫畫是我唯一的精神食糧,我不但愛看而且也畫了多年的少女漫畫。」我秀出我的東西,兒子伸長脖子、睜大眼睛,第一次見他在用心。
「小學時,我超迷戀漫畫家葉宏甲筆下的四郎與真平。那時候,家裡非常窮,小孩根本沒有零用錢,可是,我居然每星期可以湊滿三塊錢去買一本《漫畫週刊》。夠沉迷吧?嘿,你應該也有我的遺傳因子,你喜歡怎樣的漫畫?」
「我最先是喜歡漫畫裡頭的故事,後來發現還有其他很多東西……」兒子居然開口,而且願意談。我極力延長話題:
「漫畫裡除了故事,你還看到什麼東西?」
「我第一次接觸的漫畫是《小叮噹》,只喜歡它的故事。後來《少年快報》出現後,裡面有很多可以比較、可以選擇的連載漫畫,我才發現科學、幻想、運動、社會寫實之類的漫畫比較有趣,像偵探推理、少女漫畫,就不想主動去看。後來跟香港、美國的漫畫比較,才知道我最喜歡日本漫畫。」
這次輪到我的眼珠瞪得幾乎要掉出眼眶。這個在他父親家日日自閉在房間的孩子、不言不語自暴自棄的孩子,不但偷偷看了世界各國漫畫,而且竟然也有台灣盛行的哈日情結。想起八年抗戰的仇日情緒,一時叫我既驚又痛。但,我壓抑情緒,還是給他打氣:
「媽媽以前愛漫畫,只是崇拜英雄,可是你看漫畫的層次大為不同,你能從各種漫畫裡發現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風格,並選擇自己的品味,這是很不簡單的功力呢,你從那兒學來的?」
兒子第一次羞澀地微笑:「我也不知道,妳問我,才想到這些。」
我努力扭轉他的哈日觀念:「美國漫畫那裡會比日本差?他們發源早、發行廣,他們的卡通更是全世界兒童成長期的精神食糧 !」
兒子突然變得很興奮:「美國漫畫的內容老是講英雄主義,用超人作主角,角色太簡單、太單調了。日本漫畫的人物比較複雜,重要角色總會出現性格的另一面。還有,美式漫畫的畫面太靜態了,只是畫片的排列。不上色的日本漫畫非常擅長利用網點來製造各種背景情境、氣氛風格。更重要的是,日本畫家給了每個人物自己的臉部表情、身體動作。還有,日本漫畫利用速度線,使得人物的動作有速度、有立體感。我所看的幾部美式漫畫,雖然上了色,但畫面簡單、沒有動作感,真的缺少活力。」
「你閱讀漫畫的角度相當多啊 !」我確實驚訝,不讀書的兒子那來這些「分析」能力?但我仍然反對日本漫畫:「難道香港、台灣都沒有本土漫畫可以取代日本嗎?」
「香港漫畫老是一個樣子:都是單行本、都會上色、非常寫實、仔細描畫人物、幾乎都是武俠故事,即使是科幻漫畫仍然有武俠成分。我不喜歡武俠漫畫。至於台灣本土漫畫,好像才開始向日本人學習,妳認為會好到那裡去?」
我啞口無言,兒子不但侃侃而談,還會「反攻」。那天他的言論震撼我的身心。尤其他說話時,抬著頭,信心浮現在隱隱的微笑裡。
我興奮地把碗盤送回廚房,差點撞上牆。
來源:人間福報
+++++++++++++++
上一篇:【藝文賞析】【晚】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