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環境/民俗】愛的美麗與哀愁
2010年04月04日
少女歐姍娜的母親自己沒當成芭蕾女伶,於是在歐珊娜還未滿5歲時就把她送進芭蕾舞學校去。
歐珊娜帶著母親高度的期待開始學習芭蕾舞,她很想報答媽媽苦心的栽培,也很想能早日遠離貧窮。
為了成功得厭食症
她日復一日永無止境的練習著,在天寒地凍的學校裡磨破了雙腳;她忍受著嚴格的體重控制,犧牲應有的自由和享受,拒絕美味的誘惑。
在這部紀錄片《芭蕾的美麗與哀愁》裡,歐珊娜經常寫信給母親,娓娓道出自己伴隨著挫敗、淚水的孤單青春。有一天,她終於將一條極其平凡的巧克力棒吃掉,偷偷珍藏在日記本裡,做為一個美麗與哀傷的回憶。一個10多歲的少女,連吃一口巧克力都能成為紀念日,最後她罹患了厭食症,幾乎無法繼續跳舞。
15歲的納西姆來自一個貧窮的單親家庭,母親獨力拉拔他和3個姊妹長大。不常回家的父親總希望他好好讀書,以後上班賺錢,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可是納西姆唯有踏上滑板,單腳一蹬飛出去四處衝撞,才能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得到自信。他夢想有一天能成為職業滑板選手,把獎金獻給撫育他的媽媽,帶領全家人脫離貧困生活。
《滑板夢飛翔》裡的小男生總是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類似的心情,好想憑著自己的努力衝出一片天地,引領著家人脫離原本焦慮不安的環境。
許多父母親以愛為名督促著子女完成自己未完的夢想,許多父母因為自己身處惡劣的環境,總是將不幸的感覺轉為訓誡,希望能成為孩子們奮發向上的驅動力。孩子們不但無法抵擋這樣的安排和訓誡,甚至還要感謝父母親的栽培和苦心。
這樣的愛,看似美麗,其實充滿著哀愁。
小野
引用: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blog/art_id/32409380/IssueID/201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