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5 21:11:55 落葉之楓

【教育/藝術/音樂】〈親子36計〉 天才人生 非僅輸贏

〈親子36計〉 天才人生 非僅輸贏

文/呂政達

香港音樂天才少年黃家正,11歲時和爸爸接受紀錄片拍攝,說他從7歲起一直在想人為什麼存在,為什麼有「我」,為什麼有了生命,最後又歸沉滅。

當時黃家正留著平頭,已得到香港音樂大獎,還到捷克首演,前程燦爛似錦,他卻用稚嫩的聲音說,留下來的生命,他想要自殺。

這是金馬獎紀錄片《KJ音樂人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其實,也一舉違背媒體和大眾對「天才」的印象。天才似乎總是進取、光明、樂觀、驕傲的,不會有因懷疑存在意義而產生的陰暗面。

紀錄片最讓人動容的一幕:11歲的家正講著講著,就迸出眼淚,跟爸爸要紙巾。爸爸摟他的肩頭:「我以後要跟你多聊聊。」這個尋死的議題,就沒有在紀錄片中提起了。

黃家正到了17歲時受訪說,他受不了爸爸帶他到處比賽、表演,只想著贏。「我們家吃飯只有兩個話題,一是音樂比賽,另一個就是足球。」足球當然也是有關輸贏的話題。他對爸爸一直拿他和其他音樂天才少年做比較,感到相當挫折。曾有兩年,他的演奏才華暗淡下來,換來爸爸的關切,卻是:「怎麼回事?你被誰誰誰趕過去了。」

爸爸對待家裡這個天才的模式,其實回饋到黃家正懷疑學習音樂和生命的態度。11歲時,爸爸說要跟他多聊聊,但在少年心目裡,父子卻從沒有真正的聊過,只有展示天才和輸贏的世界。當你被視為天才,或者被當成天才般教養、期待時,從此你的世界也將只剩下輸贏、不進則退,你變成才藝的展示場,但天才炫弄的或許只是手指,他的心沒有被照顧到。

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看過這部紀錄片,但足夠反思台灣也相當盛行的天才教養。也更能體會,為什麼有些人反而視天才如畏途了。

【獻計】

天才的光環籠罩下,才藝、智商和聰明被放大了,天才花了許多心力展示才華,更容易因而感到寂寞,更加懷疑生命存在的意義。

教育心理學比較會關心天才的「超齡適應」,會鼓勵天才少年與同輩多相處。然而,天才和同輩的不一樣是相當明顯的,黃家正身上,就顯現出這種特質。

如果,我說的是如果,11歲的黃家正說過那席話後,爸爸真的可以多跟他聊聊,而不僅只關心輸贏,或許早熟的他感受的「陰暗」,也會光亮一些?

 

 

自由時報-990405